所谓的第一阶段贸易协议是在特朗普政府快要下台时于 2020 年初签署的。根据该协议条款,中国必须在两年内比2017年的水平增加2000亿美元的美国商品进口。此外,中国在该协议中做出了重大让步。毕竟,如果美国像中国最初认为的那样增加高科技产品的进口,那么增加进口的问题可能就不存在了。中国是全球最大的芯片消费国。他购买的芯片的价值比原油还多。
原则上,这些产品绝非美国特产。中国完全可以从其他出口商那里购买到这些产品。顺便说一句,例如澳大利亚当局就多次指出,美中贸易协议可能会对其他依赖向中国出口原材料的国家的经济产生负面影响。
但是,中国还是签署了这份包含中方义务的贸易协议。为保证中国履行义务,美国决定对中国大部分出口商品保持进口关税。目前,总计价值 3600 亿美元的中国商品需缴纳高额关税。前美国政府曾模糊地表示,如果第一阶段协议得到实施,将会有一个更大的贸易协议,其中包括修改关税政策。
然而,问题是全球很快就被 COVID-19 大流行和随之而来的经济危机所笼罩。事实证明,中国是第一个面临大流行的国家。而经济困难也没有让中国在最初计划的范围内履行协议。根据皮特森世界经济研究所的数据,去年中国购买的美国产品比协议规定的少 40%。而今年的缺口可能达到30%。
不过,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助理院长贾晋京怀疑,美国企业的努力会改变美国政府的做法。在他看来,华盛顿官方不会听从企业的意见,并准备把与实现政治目的相关的所有成本转移到企业身上。贾晋京专家说:
“目前来看应该是无法乐观期待,因为中美贸易谈判能否重启并不取决于美国商业团体向政府施加的压力。实际上早在2018年特朗普政府开始大规模加征关税的时候,美国政府部门和国会就多次举行了针对商业团体的听证会。当时绝大多数团体都是持较为强烈反对的态度,其中不乏知名大型企业,毕竟加征关税的实际纳税人就是美国的进口商。然而这些都没有改变美国政府加征关税的决定。”
“从贸易规模来看,在现行的关税政策下中美双边贸易规模仍然在上升,并且上升主要体现在美国扩大了从中国的进口。另外,目前中美之间的商贸活动也还存在着一些其它问题,而这并非完全由加征关税所致。比如美国多方面对中国进行无端指责、甩锅,甚至阻碍中美贸易,特别是在科技领域。这些综合因素实际上都对中美贸易大局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美国商界代表在信中表示,中国还是兑现了一些重要承诺,包括为美国金融公司开放当地市场,降低美国农产品的行政壁垒。早在2020年中国政府就取消了对银行、保险和经纪行业的外资股比例的限制。在此之前外资参股比例不得超过 51%。限制解除后,摩根大通成为首家完全控制其在华业务的公司。其他主要的世界参与者也以其为榜样,紧随其后——瑞银集团、野村控股公司和瑞士信贷——还申请扩大与中国合资企业的股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