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与南亚有限贸易联系》报告作者证实,南亚仅占世界贸易的5%。他们称该地区是全球经济一体化程度最低的地区之一。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包括贸易保护主义、高昂的物流成本、政治意愿的缺乏以及普遍存在的信任赤字。
俄罗斯科学院东方研究所印度研究中心主任塔季扬娜·绍米扬也同意这一结论。她说:
“由于对印度缺乏一定的信任,南亚其他国家担心它将继续占主导地位,因此出现了另一种选择——中国。当然它也将受益。但是最有可能的是,该地区国家只看到来自印度这个主要大国的威胁,但他们看不到来自中国的这些行动。经验丰富的中国外交官和经济学家成功地与该地区的小国合作。这些国家的情况也证明,它们离不开进口。大中国拥有他们需要的一切,并且对同他们发展贸易和经济关系感兴趣。它将自己生产的产品出口到南亚,这对它是有益的。”
在过去的二十年里,中国已成为南亚的主要贸易伙伴。不仅与巴基斯坦建立了伙伴关系,而且与巴基斯坦有着多年成功的经济合作。2015年中国成为孟加拉国的主要贸易伙伴,与尼泊尔、阿富汗、马尔代夫和斯里兰卡贸易和投资持续增长。布鲁金斯印度分析中心的这项研究认为,这反映了该地区对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战略价值。
中国成功地克服了印度与南亚国家贸易所遇到的障碍。研究人员指出,中国对该地区8个国家的出口从1992年的12亿美元跃升至2018年的517亿美元。在同一时间南亚国家对华出口从2亿美元增至83亿美元。 2018年中国与南亚国家贸易额为600亿美元,而印度与南亚国家的贸易额仅为360亿美元。
深圳大学环孟加拉湾地区研究所所长、特聘教授戴永红在接受卫星通讯社采访时指出了为什么南亚国家在印度全球贸易中所占份额不大的原因。他说:
“那么为何印度与南亚地区周边国家的贸易比重较小,我认为有以下六方面的原因:一是产业结构差异小,互补性不强;二是印度长期以来对南亚国家采取高压政策,影响了其他国家与印度开展贸易的政治意愿;三是南亚区域合作联盟因印度在政治外交方面的强势政策而处于名存实亡的状态;四是运输成本高,虽然印度与周边国家距离近,但是由于基础设施落后,导致运输成本并没有因为距离缩短而减少;五是关税和非关税的壁垒较多;六是存在非正规贸易,比如印度与尼泊尔之间是开放式边界,这一部分贸易自然也就没有统计在内。中国、日本、韩国等国家能够提供比印度性价比更高的产品,因此中国在南亚地区的贸易额超过印度也是正常的事情。印度及南亚地区若想改善区域贸易的现状,首先需要印度重新整合南盟的功能,恢复南盟作为区域合作联盟的活力。其次双边不仅需要签订一系列的自贸协议,而且必须要执行到位。”
俄罗斯专家塔季扬娜·绍米扬认为,南亚区域合作联盟(SAARC)框架内的贸易水平“低得丢人”。各国在该区域内都在最低程度地利用其贸易和经济发展机遇,这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主要障碍之一。此外,该地区国家与印度传统上的复杂关系对这一进程产生了负面影响,后者一直试图显示自己的主导地位。塔季扬娜·绍米扬就此指出:
“小国对印度的不信任怎样才能消失?这需要几十年的时间。他们不相信明天印度外长或纳伦德拉·莫迪会告诉他们:‘朋友们,不用担心,我们没有要求任何东西’。这种情况几乎是不可能的。建立信任的过程非常漫长,这只能通过扩大贸易和经济关系,发展文化,科学和技术的联系来实现。另一个重要问题是合理利用跨界河流和水资源。这本应该让团结起来,因为灌溉问题与整个南亚都息息相关。”
印度最近决定加强对来自邻国的投资的控制,可能成为增强南亚对印度信任的新的障碍。许多观察家持这种观点,同时承认印度与巴基斯坦、孟加拉国、缅甸、尼泊尔、不丹和阿富汗之间的投资合作水平微乎其微。在过去的五年里印度在该地区投资发展最快的,是与中国的投资合作。因此专家们认为,中国将是印度加强投资控制的主要目标。仅去年一年中国投资者就参与了54家印度初创公司的融资,是2017年的两倍。
印度与中国之间投资合作的新障碍显然只能加剧印度公司资金的短缺。作为链式反应,这可能会影响到这些公司与南亚合作伙伴建立联系的潜在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