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的汽油价格已超过每加仑 5 美元。政府正在考虑向公民报销燃料费用的可能。还在暂时取消燃油税以支持公民和企业的可能性。美国货币监管部门已将物价指数每年增长 2% 作为通胀目标。然而在美国银行家看来,即使有一个协调良好和有效的货币政策,在目前的条件下最多可在两年内实现这一目标。
然而,现在就必须采取行动,因为民众的不满情绪正在增长。拜登政府官员此前表示,美国人准备忍受不便,以“惩罚”俄罗斯总统普京。在美国和西方集体对俄罗斯经济实施制裁之后,俄罗斯碳氢化合物、石油和天然气价格飙升幅度尤为突出。要知道,对美国人来说,燃油价格是一个极其敏感的话题。燃料是支持数亿美国人日常活动的最重要商品。考虑到乌克兰局势仍远未解决,解除对俄制裁的前景十分渺茫。这意味着石油市场将长期处于临界状态,这将不断推高美国的通货膨胀。
拜登政府也明白这一点,美国人传统上更关心国内问题,而不是大地缘政治问题。无论在欧洲、亚洲或世界其他任何地方发生什么,普通美国人的兴趣仍然集中在自身问题上。当他看到加油站和超市的价格不断上涨时,他对为什么以及为什么会发生这种情况不太感兴趣。对他来说,活得更好很重要,最好是现在。
这就是为什么对抗通胀是美国现任政府为了不让秋季中期选举失败而需要解决的国内主要任务。因此现在正在考虑所有可能的措施,包括直到不久前似乎还是不可接受的哪些措施。例如,华盛顿正在认真考虑向民众直接补偿燃料成本的问题。此前国会几乎不会批准白宫的这一倡议——毕竟这首先是对自由市场机制的直接干预。这可能会进一步推高通胀。但正如美媒所报道的那样,问题竟然出乎意料地来自技术方面:全球芯片严重短缺,因此美国已无法为公民生产足够数量的支付卡。
在这一系列问题涌出的背景下,部分取消对华高额关税似乎是最能接受的一种妥协。有越来越多的来自华盛顿的声音要求放弃它们,而且实践表明,高额关税并不能解决贸易平衡问题。毫无疑问,反华关税无助于价格正常化。不过,在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研究员陈凤英看来,这还远非美国通货膨胀的主要原因。陈凤英专家说:
“我认为通胀问题短期内是不可能得到解决的,因为美国目前面临的是很现实的结构性问题,比如流动性过宽,供应面大宗价格上涨、能源供应危机等。拜登政府的想法可能是希望中期选举前通胀情况能够得到较好改善。不过所谓较好的改善,也是通过要求美联储大幅升息,可能还会包括取消部分对华商品加征的关税。但是通胀若要控制住或者降到2.2%,甚至到2%,应该说是一个中长期的目标。耶伦的说法可能只是基于当前的舆论宣传或者政治需要。”
陈凤英专家指出,在特朗普担任总统期间美中贸易战不断升级。最初在根据美国贸易法第 301 条进行调查后,华盛顿对价值 500 亿美元的中国进口商品征收关税。但此后特朗普政府一再扩大加征关税的商品清单,直至中国对美出口全部被加征各种关税。在特朗普总统任期晚期,美中两国签署了所谓的第一阶段贸易协议,用部分取消美国对华产品关税换取中国承诺在 2017 年的基础上增加 2000 亿美元的美国商品购买量。
该协议签署于 COVID-19 大流行爆发之前。中方力争在条件允许的范围内履行义务。尽管如此,根据皮特森国际经济研究所的数据,中国在两年内仅完成了约 60% 的交易。这给了华盛顿反华鹰派坚持维持关税、甚至谈论征收新关税的理由。尽管目前面临严重的通胀局面,美国贸易代表戴琪仍然认为,关税应继续作为对北京施压的重要杠杆。
然而,关键是美国对华产品征收关税并没有减少从中国的进口,而只是转嫁给了美国消费者。中国进口的一半是在美国生产最终产品所必需的中间产品。中国融入全球供应链如此之深,以致不可能一夜之间放弃中国商品。即使出现暂时性中断,例如,上海最新一波 COVID-19 疫情期间当地政府被迫采取临时抗疫措施之后,美国诊所就遇到了 X射线造影剂短缺的问题。原来,中国在全球这种物质的供应市场上几乎占据垄断地位。
还有许多这样的例子。今后也许还会有越来越多的美国官员开始明白,对华贸易战对美国的负面影响多于所获得的直接利益。但这并不意味着美国对华政策会发生根本性变化。由于美国已认定中国为自己的主要战略对手,美国仍将继续遏制中国。但在贸易方面可能会有所放松,尤其是在国会选举前夕。对拜登政府来说,重要的是要表明政府至少还在做一些事情来解决通货膨胀问题。对于当前的美国国内政治周期而言,长期的结构性改革具有战略意义。重新考虑关税政策的确引人关注,尽管效果不会很大,但可以抛售给自己的选民而从中获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