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付费自习室到打卡活动:年轻人为何喜欢“付费自律”?
© Sputnik付费自习室
© Sputnik
关注
评论
近年来,“付费自律”已成为中国年轻人追求高效学习的一种新趋势。付费自习室和各种打卡活动吸引了大量年轻人参与。调查数据显示,超过一半的参与者认为这种方式提升了学习效率。中国教育专家和年轻人指出,付费学习的方式确实营造了陪伴感和学习氛围,但更重要的是,这种方式主要提供外在助力,而真正实现高效学习的关键在于培养内在的学习动力和长期的良好习惯。
近期,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对1000名受访者进行了关于付费打卡活动影响的调查。结果显示,42.6%的受访青年曾参与过与自律打卡相关的付费活动,33.9%的受访青年正在考虑参与,另有23.5%的受访青年明确表示从未计划参与此类活动。
进一步分析发现,“00后”参与比例最高,达到52.5%;相比之下,“85后”对这类活动的热情最低,不打算参与的比例最高,为32.4%。此外,超过一半的在校大学生(51.9%)曾参与过付费打卡活动,这一比例明显高于上班族的40.7%。
参与付费打卡活动后有哪些变化?调查结果显示,超过一半的受访青年(50.4%)认为自身做事效率得到了提升,积极性有所增强;46.3%的受访者表示心情愉快,生活变得更加有条理;另有36.7%的受访者表示执行力得到提高,能够做到“当日事当日毕”。
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程方平教授告诉卫星通讯社,“付费自律”的流行与改革开放以来消费习惯的逐步形成有着密切的关系。
他指出:“改革开放初期,很多大学的图书馆是一座难求的。当时的商业消费需求并不像现在这样普遍,而现在的消费习惯有所不同。比如,很多年轻人明明有条件在家做饭,这样既干净又便宜,但他们更倾向选择外卖或外出就餐。这种消费行为背后,更多是为了满足一种心理需求,而并非实际需要。”
一位曾经购买过付费自习室服务的年轻人乔婷告诉卫星通讯社,这种花费的确能够帮助她更专注于学习。她认为,关键在于花钱后会产生一种“痛感”,从而让自己更加自律。
她说:“如果去免费的图书馆,我经常会磨磨蹭蹭地坐上一整个上午而不开始学习,而在付费自习室,我每次去到那里都会立刻开始学习,因为觉得必须抓紧时间,否则就是浪费钱。与其说是买学习氛围,不如说是花钱为自己买了一种无形的督促感。”
© Sputnik付费自习室
付费自习室
© Sputnik
此外,程方平教授还指出,许多人如今已经不太适应安静和独处的状态。不少年轻人更喜欢在人多的地方学习,因为他们认为这种环境能带来一种认同感。当周围的人也在学习时,他们可以进行适度的聊天和交流,从而感受到共同努力的氛围。这种心理需求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付费学习场所的流行,并成为学习氛围的一种有效补充。
对此,乔婷深有同感。她表示:“当我和周围的人一起学习时,会有一种无形的紧张感,更重要的事有一种陪伴感,会不好意思一直玩手机。但如果去图书馆,周围坐着的都是我不认识的人,过一会儿就会换人,这样就没有什么心理负担了。”
对于“付费自律”的效果与预期对比的评价,数据显示,认为效果“比较好”的受访者占比最高,达到46.7%;其次是认为“效果不明显”的,占30.2%;而表示“效果很好”的占14.0%。相比之下,认为“效果比较差”和“效果很差”的比例分别为7.4%和1.7%。
对此,乔婷表示,付费学习确实可能存在效果提升有限的情况。她提到,在她所在的自习室,有些人虽然花了钱,但依然没有动力去学习;或者刚开始购买短期服务时积极性很高,但一旦选择了包月或包年的服务,就容易懈怠,认为时间充裕可以以后再学,结果反而耽误了学习计划。
因此,她建议,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始终是关键,无论是选择付费学习还是其他方式,例如寻找学习伙伴,这些外在助力都是辅助,而内在的学习动力才是真正推动效率的核心因素。
程方平教授也强调,培养正确的学习习惯比依赖外部环境更加重要。他指出:“学习环境可以是多样化的,比如咖啡馆、茶馆等,但更重要的是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促进阅读风气的回归和学习效率的提升。”
他建议学校和社会通过协作开设读书课程,帮助年轻人根据兴趣选择书籍,同时加强对阅读的专业指导。例如,通过推荐经典书目和普及科学的阅读方法,让更多人认识到深度学习的重要性,从而激发更持久的学习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