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间人”:专访“习普会”翻译

© Sputnik / Pavel Birkin / 跳转媒体库俄罗斯总统普京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会晤
俄罗斯总统普京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会晤 -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1920, 11.04.2023
关注
独家
俄罗斯总统普京在莫斯科会见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时的翻译俄罗斯驻华大使馆一等秘书格里戈里•日加里科夫在接受卫星通讯社专访时分享了为什么决定学中文,与俄罗斯总统一起工作的感觉,工作中遇到的困难,翻译什么时候有时间吃饭,以及为何翻译的存在感不要太强。
对亚洲的兴趣源自童年
格里戈里·日加里科夫对亚洲文化的兴趣源于童年,但那时他还没有对中国或其语言进行深入研究。格里戈里第一次接触中文是在小学。给孩子请中文家教的决定是父母做出的,没想到他的一生都将与这门语言和这个国家联系在一起:
“我当时已经对亚洲文化产生了兴趣,但认识相当模糊。和任何在90年代长大的俄罗斯男孩一样,我是从成龙的电影中了解中国的。学习中文是我父母做出的决定。为此我非常感谢他们。显然他们在我身上看到了某种能力,也许是敏锐乐感或语言天赋。”
格里戈里开始有意识地学习中文是在大学。
“我毕业于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汉语、越南语、老挝语和高棉语教研室。然后到中国高校进修,从北京大学毕业。大约在同一时期,我开始从事翻译工作。之后我很幸运在驻华大使馆找到了一份工作。”
渐渐地,格里戈里开始参与那里的翻译工作。第一次最高级别的翻译经历是在2016年普京访问北京期间。而这一次,在2023年,格里戈里·日加里科夫是专门从北京借调到莫斯科,为访问提供“语言支持”。
领导人外交
谈及对此次会谈的主观感受,格里戈里强调了俄中领导人之间的密切接触和特殊的“化学反应”:
“关于我的主观感受,最引人注目的是我们领导人之间的人际交往。他们对话时确实非常相互尊重,彼此信任。当我们谈到领导人外交在俄中关系中发挥着引领作用时,这不是空话,的确如此。这背后有种个人的化学反应。”
格里戈里指出,中国国家主席此次对莫斯科的访问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从行程来看内容充实。就礼宾而言,也是最高规格:
“说来也怪,对翻译而言,转场问题非常重要,直接影响到我们的工作。从这方面来看,这次访问并不是最困难的。因为访问在主场进行,各项活动全部集中在一个地点。因此,组织这次访问的人,包括翻译,都不应担心技术问题。这种规模的访问活动通常不止一两个翻译人员,而是双方各配备一整个团队:有人在翻译间里工作,有人负责礼宾活动翻译。这次是一场国宴,不仅有最高级别人员之间的接触,还有其他代表团成员之间的互动。此外,还有人在活动间隙和领导人单独会晤时翻译,我很幸运能够以这种身份参与其中。”
据格里戈里介绍,这种形式主要是交传。会谈在轻松、自然的氛围中进行,对翻译而言总是更容易一些。但即使是这样也会有“陷阱”:
“这种互信接触意味着可以就最广泛的议题进行对话。我们的领导人视野非常广阔,你永远不知道接下来会谈到什么。从这一点来说,经常浏览各种信息,不断使用语言会有所帮助。”
莫斯科国立大学 -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1920, 23.03.2023
莫斯科国立大学高级翻译学院四分之三的在读学生是中国留学生,对其兴趣仍持续增长
“让我们从炉子开始跳舞吧”
格里戈里表示,普京是一位“经验非常丰富的国务活动家,对语言工作有着细致的了解”。他总是很守时,重视工作节奏,也知道时间的宝贵:
“他非常了解翻译会在工作中面临哪些困难。和他一起工作非常顺畅,也很舒适。他本人的语速还算中等,但需要指出,他要求翻译语速更快。但这一点很快就能习惯和适应。礼宾活动本身不排除会与总统进行个人沟通,但我没有和他进行过这样的交流。一切都是为了尽可能地配合元首的日程安排。总统本人也会花时间来解决一些工作问题。”
尽管如此,在工作中有时也会出现一系列困难。普京经常在讲话中使用难以翻译的表达:谚语、俗语和名言,其中许多对于外国人而言是难以理解的。中国国家主席也是如此,他经常引经据典,使用文言文,甚至依照成语发明自己的独创表达。格里戈里说,在这种情况下不存在理想的翻译方案。
“我们总统会经常提到俄罗斯或苏联经典作品中的文化形象,使用大量的谚语、俗语和俚语表达。例如,‘这是什么?简直是嫩皮靴!’(意为胡说八道)或者‘让我们从炉子开始跳舞吧’(意为从头做起),或者‘自己的衬衫更贴身’(意为切身利益最重要)。”
事实上,在时间有限的情况下,不是很容易理清头绪。在这种情况下,不应追求翻译的雅致。因为总会有陷入所谓“他人思维陷阱”的风险。格里戈里说,例如,对于同一个形象可能有相似的表达,但你可能不知道这个形象的内涵是什么。最可靠的方式是传达意思。
翻译的存在感不要太强
至于单独会晤翻译的特点,则非常重要的是不要成为对话者之间的障碍,而要营造出用同一种语言交谈的感觉:
“有种现象叫作‘协调关系’(rapport)。这是一个心理学术语,在说话人与翻译建立紧密的情感和心理联系时会用到。当译员开始更好地捕捉说话人音色和情感上的细微变化时,就会开始下意识地‘阅读’非语言交流。”
如果注意这种会晤的图片报道,就会发现翻译人员往往与说话人坐姿相同。他不仅会模仿说话人的姿势,还会模仿他的手势。
“所有这些都是为了营造出一种会谈没有中间人的感觉,就好像翻译不存在一样。有时抛开翻译笔记也是合适的选择。翻译总是随身携带笔记本,做笔记,以便更准确地表达谈话的内容。但在这种情况下,恰恰是有时抛开笔记本会更容易,以免干扰会晤交流的流畅性。”
独木不成林
格里戈里指出,在此类活动中,翻译工作通常是整个团队的工作。必要时协同一致和准备为彼此提供支持很重要:
“我们与中方翻译团队建立了非常密切的关系。我们与他们定期沟通,交流经验,共同思考如何翻译新术语。无论是在谈判桌上,还是在翻译间,我们随时准备帮助彼此,随时准备为对方提供支持。这是我们俄中关系的一个特点,也是所有参与人员的显著特征。”
Рабочий визит президента РФ В. Путина в Японию для участия в саммите Группы двадцати -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1920, 29.09.2021
英国人为普京翻译鸣不平
什么都有可能发生
尽管所有此类活动都以最高规格举行,但各种新奇有趣的情况还是时有发生。翻译界习惯分享此类经验。
“当然,不可能把所有的事情都讲一遍,但可​​以讲一些我的亲身经历。例如,有一次去出差。在这种情况下,通常会带上西装、衬衫和领带。那次我带了一件袖扣衬衫,但忘了带袖扣。而我在15-20分钟后就需要去参加活动。为了体面出席,我不得不匆忙在酒店里找针线把袖口缝起来。”格里戈里笑着说。
在某些情况下,翻译会遇到技术故障或礼节上的差错。
“有一次我陪同我们的外交部长谢尔盖·拉夫罗夫。他与中国外长的会面涉及同声传译。但是那次活动没有同传间,麦克风也不好使。会谈不得不改为交传,也就是停顿一下,听听外长在说什么,然后快速翻译。但活动最终还是圆满结束。所有的技术难题都解决了。”
重要的是不要忘记吃饭
翻译是一个工作量巨大的职业。例如,同传译员几乎每秒钟都在做决定。但除了专业问题之外,身体原因有时也会导致麻烦:
“在我们的实践中,通常活动都会在很远的地方举办。这其中包括时差、长途飞行和密集的日程安排等因素。因此就会出现另一个问题——没有办法睡觉。能否在活动前夕睡上一觉几乎是决定翻译质量的主要因素。当然,并不总能如愿。你会努力争取,定期锻炼。”
还有一点很重要,就是不要忘记吃饭。原则上讲,常常没有这种可能性。就像格里戈里分享的那样,许多翻译的口袋里都装着巧克力,以便在需要的时候“充电”,快速摄入碳水。
“此外,还需要提到紧张因素。无论工作经验如何,它始终存在。翻译过程中就不会再紧张,因为会专注翻译。但在活动开始前,往往会伴随着漫长的等待。译员可能就会开始焦虑不安。应对这种情况有一定的呼吸或心理学技巧。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药方’,都能以某种方式应对。”
3月20日,中国国家主席对俄罗斯进行了为期三天的国事访问,主要成果是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俄罗斯联邦关于深化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和俄罗斯联邦总统关于2030年前中俄经济合作重点方向发展规划的联合声明》。
新闻时间线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