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能取代同传翻译吗?

© 照片 : Ekaterina Vasina人工智能能取代同传翻译吗?
人工智能能取代同传翻译吗? -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1920, 25.11.2022
关注
评论
在俄罗斯,中文专业翻译的需求在不断增长。中俄两国之间的沟通,翻译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卫星通讯社就此与同传译员叶卡捷琳娜·瓦希娜进行了交流,向她咨询了职业特性、中俄培训同传翻译的各种方法,同时,也了解了如何克服职业恐惧症和工作过程中的焦虑。
叶卡捷琳娜·瓦希娜是莫斯科大学教师,有着10年的同传经历。她给俄罗斯主流高校负责人、俄罗斯各部委以及金砖国家和上合组织活动做过翻译
叶卡捷琳娜在莫大学习语言时开始了解中文。据她介绍,莫斯科大学给了她非常好的经典教育,以此她开始不断独立学习,成就自我。2003年,叶卡捷琳娜做为大学交换生,来北京大学学习2年。同传让叶卡捷琳娜着迷的原因是,有机会、且不得不学习各种新领域知识,况且,通过翻译,各国不同人等之间可以构建起正常的沟通。
同声传译:第一步很难,需精心准备
同声传译是一个需要译者集中精神和体力的过程。据叶卡捷琳娜介绍,翻译在工作中需摆脱多余的完美主义情绪。

她说:“上课时,我不断向大学生们介绍,如果您想所有的翻译都完美,就要为此不断准备,这是重要的,但有的时候,并非一定要成为‘最佳者’。这样,就有了某种轻松,也许,您将翻译得更加完美,涌现出各种翻译方案。

很多外语和俄文都非常好的译员,并非是从同传开始的,他们无法克服心理障碍。仅凭这点,他们甚至不去尝试。而有些学的并不是特别完美的人,却拥有良好的乐观情绪,他们尝试做同传,而且还做的不错。”

© 照片 : Ekaterina Vasina叶卡捷琳娜·瓦希娜
叶卡捷琳娜·瓦希娜 -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1920, 25.11.2022
叶卡捷琳娜·瓦希娜
叶卡捷琳娜认为,对刚起步的翻译来说,应精心准备,研究会议上需要翻译的材料和报告。职业生涯一定要从此开始,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应分配自己的负荷,将精力投放到翻译本身上。

她说:“然后会意识到,应将负荷进行某种分配,不仅留下准备的精力,同时要留下精力用于明后天的同传。如果从精神上完全用于准备工作,那么翻译起来将是复杂的。甚至,你翻译得很好,但同传之后需长时间休息,精神上是实实在在的疲惫。”

叶卡捷琳娜指出,抗压能力,是每位优秀同传翻译的基本素质之一,毕竟,翻译过程中会出现各种可能的状况。
她说:“最开始做同传时,有过这样的经历,也是非常紧张,但我和搭档还是完成了任务。我们飞到另一座城市,突然告诉我们,不是中俄文同传,而是将英文翻译成中文。我们陷入没有准备的境况之中,好在活动的内容不那么复杂,但还是很紧张的。这种额外负荷,对有的人来说是刺激,但对另一些人是‘灾难’。对我来说,那场活动是激励,一切都非常的完美。”
翻译是个“聚宝盆”
译员,其中包括从事同传的翻译,应是“万事通”。广泛的视野和对各种事务的理解,哪怕是涉题最为简单的流程和术语,都是翻译顺利的基石。

她说:“要成为该领域的‘聚宝盆’,就应不断收集各种信息。略知一二,但触类旁通。再有一点重要的是,找到一位喜爱和了解所要翻译领域的搭档。也许,两个人共同应对,能够更好地处理演讲中的复杂内容。”

有关叶卡捷琳娜最喜欢的同传活动主题和形式,她特别列出各部委框架内的翻译。这些活动均由部委举办,形式类似:正确的座位排序、遵守礼宾和节奏。所有这些细节都有助于会晤参与人之间的有效对话。
对学生要言传身教
叶卡捷琳娜在中俄高校教授同传翻译课程。近期因新冠疫情限制,开始远程授课。
据叶卡捷琳娜介绍,中国和俄罗斯同传培训方式有不同之处。尽管中俄培养同传,都有一定的“切换”训练方式和增加记忆力等等,但中国更注重准备阶段,大学生并非是马上从同传开始。莫斯科大学在最初的课程中已让大学生们尝试同传,同时训练各种技巧和增加词汇量。
叶卡捷琳娜一直努力让自己的学生走到“台前”,邀请他们尝试同传。
她说:“我喜欢带自己的学生去翻译,你会有种责任感。有的领域对你来说很难,但如果带着你培养的正在成长的一代学员,不知为什么,更能应对任务。而在通常情况下,你会发窘,将传译接力棒交给搭档。但此时此刻,你是‘班长’,你不翻译谁来翻译。犹如你是在给自己的学生上课,所以内在的动力确实被动员起来了。确实,那些看起来不可能的事或难以完成的事,就变成能够完成的了。”
新冠疫情前,大学生们经常参加金砖国家和上合组织框架内的青年活动。

叶卡捷琳娜说:“新冠疫情前,在金砖国家和上合组织框架内曾组织很多青年活动,可以带一整队的学生去参加。这些项目通常是5、6、7种语言。我们翻译团队赶赴不同的城市,比如顿河畔罗斯托夫和索契,给那些青年管理者们翻译,非常的棒。当然,智力压力非常大,翻译内容繁多,与此同时,又是那么的令人愉快。”

莫斯科大学高翻院硕士生伊利亚·康斯坦丁诺夫向卫星通讯社介绍了自己在学校学习中文的经验和对同传翻译的初步尝试。同传翻译是他喜爱的课程,伊利亚认为,同传,最重要的是克服紧张情绪。

他说:“我认为最基本的就是不要尴尬,不要害羞,一定要同意做翻译,要自己愿意作翻译。如果你从这样的角度来看,从这样的角度来做翻译的话,你一定能成功。我发现,现在有很多人觉得自己不够好,觉得自己的水平特别低,没有自信。一定要有自信,随便去作翻译。”

© 照片 : Ilya Konstantinov莫斯科大学高翻院硕士生伊利亚·康斯坦丁诺夫
莫斯科大学高翻院硕士生伊利亚·康斯坦丁诺夫 -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1920, 25.11.2022
莫斯科大学高翻院硕士生伊利亚·康斯坦丁诺夫
谈及未来,伊利亚想在莫斯科大学教学,从事同传翻译工作
他说:“其实我希望能够在我们的莫斯科国立大学高翻学院当老师。然后就是在某些地方继续做翻译,我还是觉得我还没达到一种很好的翻译水平。所以一定要在这方面提高自己的翻译水平。因为同传现在第一个是很有潜力,第二个是我对同传很感兴趣。”
人工智能比拼同传译员:未来还需要翻译吗?
叶卡捷琳娜指出,翻译新媒体资源使翻译工作和汉语学习过程大为简化。但翻译、其中包括同传,将来完全依赖人工智能的可能性很小。
她说:“有人认为,同传翻译将被取代,但永远取代不了翻译做为斡旋者的功能。我发现,谈判能否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翻译的素质。不仅是你的翻译重要,质量高与低,这个没话说,而是你能看到自己,在交流中把握自己,在谈判各方之间搭建起良好的沟通,某种程度说,这是软实力。也就是说,翻译是外交官,翻译作为软实力的职业角色仍将存在。”
叶卡捷琳娜向大学生和所有学习中的人提出建议,要额外拓展自己的视野,掌握其它领域的知识,成为有用的专家。她认为,中文市场将呈发展之势,具备中文知识和掌握某些具体领域特长的专家职位空缺将不断增加。
列吉娜· 马吉罗夫斯卡娅 -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1920, 30.04.2022
“学中文是对自己的挑战”:俄罗斯人谈学中文
新闻时间线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