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学术期刊传统的延续:研究中国的新学刊问世

© 照片 : Institute of China and Contemporary Asia of the RAS苏联学术期刊传统的延续:研究中国的新学刊问世
苏联学术期刊传统的延续:研究中国的新学刊问世 -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1920, 31.01.2023
关注
俄罗斯科学院刚刚创刊了一份有关中国的学术期刊《俄罗斯的中国学》。
它由俄罗斯科学院中国与现代亚洲研究所推出,恢复了苏联学术汉学的传统。本刊将致力于研究古今中国、中国文化和文明。俄罗斯科学院中国与现代亚洲研究所代理所长基里尔·巴巴耶夫相信,俄罗斯汉学编委会将能够团结俄罗斯权威汉学家,将东方学术研究提升到一个新的高质量水平。中国驻俄罗斯联邦大使张汉晖和多位俄罗斯院士为该刊致欢迎辞。第一期包含主要汉学家的文章。下一期预计将于 3 月出版,目前正在积极筹备中。
华盛顿逼中国反对俄罗斯能否得逞? -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1920, 24.01.2023
华盛顿逼中国反对俄罗斯能否得逞?
Roscongress 基金会准备了一份分析评论《芯片之战:2023 年主要贸易战中的力量平衡》,专门讨论中美在半导体市场的对抗。 文章作者认为,美国阻止中国半导体技术领域发展的企图无法削弱中国制造商。然而有针对性的技术制裁可能会破坏该领域现存的国际合作,并导致市场发生重大变化。这是由于半导体产业全球化程度极高:美欧日企业在设计上占据领先地位,但成品器件的生产、组装和测试主要集中在中国和东南亚,占比更高,占全部产能的70%以上。因此美国对中国企业出口芯片和设备的限制最终会对消费者产生负面影响。分析师们表示,在不久的将来预计全球电子市场的技术产品发展放缓,价格将上涨,中国产品可能出现短缺。市场主要玩家将积极发展自己的生产。例如,欧盟未来两年对芯片生产的投资将达到430亿欧元。俄罗斯受这些限制的影响最小,但公司已经制定了一些基于行业整合和使用平行进口工具的机制,以尽量减少损失。文章作者最后写道,新的合作机会可能会为中国和俄罗斯公司打开大门。
美国禁止向中国供应芯片——谁会是输家? -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1920, 01.09.2022
美国禁止向中国供应芯片——谁会是输家?
“放开”的中国对世界市场的影响仍然是经济媒体的热门话题,包括俄版《福布斯》。其中的一些文章还关注了对中国经济因多次隔离措施而遭受的损失的估计。引用的牛津经济研究院的数据显示,中国若与世界其他国家同时解除疫情限制的话,其GDP损失就会少约 1 万亿美元。而消费者支出的下降使中国 2022 年的 GDP 增长减少了约 4-5%。但在限制解除后,分析师和大型银行立即提高了对中国经济未来增长的预测:预计从今年第二季度开始将进入明显的复苏阶段。中国政府承诺的房地产支持措施也将发挥作用。《福布斯》调查的专家普遍认同他们的预测:每个人都将“中国因素”视为 2023 年全球经济增长的机会。根据其他预测——能源资源和金属价格的预期也将上涨。根据 Freedom Finance Global 分析师罗曼·卢基扬奇科夫的说法,中国经济的快速复苏可能超过美欧对能源需求的下降。布伦特原油今年可能达到每桶 100 美元。但经济学家们担心,包括铜、镍、锌在内的一些原材料价格上涨可能会导致全球通胀压力增加。 这可能部分被其他国家较低的需求所抵消。 Gazprombank Private Banking 董事总经理叶戈尔·苏辛则持不同的观点。在他看来,只有“中国因素”才能使发达国家避免衰退,供需保持稳定。否则,更有可能的预测将不是油价上涨,而是布伦特原油跌至每桶 60 美元。叶戈尔·苏辛对俄罗斯对华出口增长持乐观态度。
中国在各大洲如何开展“铁路外交” -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1920, 24.12.2022
2022年,中国在各大洲如何开展“铁路外交”
在外贝加尔边疆区,通往外贝加尔斯克-满洲里过境点旁​​的国际粮食码头的铁路建设已经开始。据《今日东方》报道,此条铁路将解决铁路轨距标准不同的问题,使增加对中国的粮食出口成为可能。 粮食将首先沿俄罗斯轨距运送,然后重新装载到中国轨距上,以便随后运往中国。新建粮食码头预计仓储能力8万吨。粮食运输量计划达到800万吨,随后增加到2000万吨。降低远东物流成本将提高俄罗斯产品在前景广阔的中国市场的竞争力。未来交付的法律基础已经到位——去年俄中两国签署了允许从俄联邦所有地区出口小麦和大麦的协议,《今日东方》最后写道。
俄中将进一步深化战略伙伴关系应对外部压力 -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1920, 17.01.2023
俄中将进一步深化战略伙伴关系应对外部压力
莫斯科交易所人民币交易量接近美元,达到1-1.5万亿卢布。 《消息报》分析了人民币是否有可能在卢布汇率形成中取代美元。 其前提条件大体形成:俄罗斯和中国正在迅速增加以本国货币进行的相互结算。人民币在俄联邦国家福利基金(NWF)结构中的占比翻了一番,达到 60%。俄罗斯财政部开始使用人民币交易来减少预算对油价波动的依赖。该部门还计划将未来的储蓄保留为人民币。 因此,可以说人民币已经对卢布汇率的形成产生了重大影响,有助于稳定卢布汇率并改善投资俄罗斯经济的条件。但 TeleTrade 信息和分析中心首席经济学家马克·戈伊赫曼确信,在汇率形成和俄罗斯对外经济关系方面,目前还谈不上美元被全面取代。人民币要与美元竞争,在国际结算中的份额必须成倍增加,还需被绝大多数国家承认并接受使用。不过,结算中去美元化的大趋势可能成为人民币最终成为储备货币的起点。
俄罗斯卫星社不对转载自外国媒体的信息负责。
新闻时间线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