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个潮湿的八月周日上午,最忠实的中国科幻小说爱好者在“创作周”节的框架下,齐聚在莫斯科市中心的高尔基文化公园。雨水和语言障碍都阻挡不了他们。所有人都渴望与当代亚洲的主要科幻作家刘慈欣直接交流。俄罗斯卫星通讯社的记者参加了谈话。
关于科幻小说的体裁
他说:“最重要的就是现在的科学幻想,把自己的目光从星空收回到地球上来,它不再关注太空、不再关注于星空,更多地关注于我们现实的问题。”
关于地球的现在和未来
尽管他的作品采用了科学的写作方法,但刘慈欣并不认为他可以通过这种方式准确地预测未来的发展,就像许多科幻作家在他之前经常成功做到这一点一样。他认为,科幻作家不具备预言家的天赋。
尽管如此,在回答卫星通讯社记者“我们将如何看待100年以后的世界?”的问题时,刘慈欣仍然表示,届时将是一个人工智能取代我们的世界。
“我就是说100年以后的未来,我认为它有着多种可能性,有多种可能性的未来。我认为其中的一种可能性,那就是人工智能会进入我们的生活,就是可以改变我们的生活。比如说,人工智能会代替我们很大一部分的工作,他会代替我们很多现在我们人做的工作。至于这样的一个未来,它会给社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可能有正面的影响,可能也有负面的影响,但它对我们生活的改变应该是十分巨大的”,刘慈欣在回答卫星通讯社记者的问题时说。
“我认为21世纪初它更多的是继承和发展以前的发明,它本身并没有新的发明,并没有特别重要的新的发明。它主要是对以前的发明的发展和延伸,它真正新的发明并没有多少。如果你非要让我说出一个最重要的新的发明的话,我认为本世纪初最重要的发明应该是移动网络,移动的互联网,就是我们手机所使用的这种移动的网络,我认为这是21世纪初最重要的发明”,刘慈欣认为。
作者认为,人们永远无法实现的是按照自己的需求改变自然规律。
“我认为人类不可能做到的事情就是做那些违背规律的事情,违背自然规律的事情,这个人类不可能做到,这个事情我认为人类永远不可能做到。但是,除此之外呢,从足够长远,如果给我们人类足够长远的时间,足够长的时间,我认为人类几乎没有不能做到的事情,几乎所有的事情都可以做到”,科幻作家刘慈欣如此回答卫星通讯社记者的问题。
“在宇宙中各处的自然规律都是一样的,既然在地球上这样的环境中能够进化出生命来,那么在宇宙中、类似的环境中,也会进化出生命来。所有我认为宇宙间是可能有其他生命的。”
关于创作
目前,美国在筹拍《三体》电影:正在完成剧本,寻找合适的演员。刘慈欣本人不参与拍摄,但完全不担心影片会与原著有很大的差异。
“我希望它能拍成一个故事很吸引人的、很好看的电影,这个前提之下,我并不在意电影对我的书有多大的修改,它能够拍的好看就行”,他说。
在一个半小时的读者见面会上,大家踊跃提出很多问题,其中一些问题很不平常。比如,很多粉丝都对刘慈欣与外界联系的房间的禁欲主义感到惊讶。他笑着解释说自己不常在家,所以不太在意室内装饰:“我的房间,倒是住进来的时间不长,比较空荡,也有有特点的。书房不大,我住的房间也不大,因为这个房间住进来时间并不是太长。”
然而,最令读者激动的是何时会有新作问世?卫星记通讯社记者向作家提出了这个问题。
“我现在正在努力地去写,但是可能还需要一段时间,大概一到两年的时间吧”,刘慈欣回答道。
最后,刘慈欣对出席会议的各位表示感谢,甚至还用俄语说了几个单词。他坦言,自己最喜欢的作家是俄罗斯科幻作家斯特鲁加茨基兄弟,最喜欢的作品则是《路边野餐》、《做神难》和《22世纪的正午》。刘慈欣还介绍说,自己经常观看俄罗斯电影。
1999年至2006年间,刘慈欣每年获得中国科幻小说银河奖;2010年、2011年获华语科幻星云奖最佳科幻作家奖。在畅销书《三体》先以英文出版,尔后以其他语言出版后,作家刘慈欣赢得了全球知名度,后来他获得了雨果奖和其它著名奖项。这部小说受到马克·扎克伯格和巴拉克·奥巴马的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