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拓学生的眼界,感受不同国家的戏剧艺术
俄罗斯第七届国际学生戏剧艺术节于4月15日开幕,为期4天。中戏表演系的老师和学生们来到莫斯科,参观了俄罗斯戏剧艺术学院,与俄罗斯表演系的老师和学生们进行了交流。中戏表演系副系主任王鑫在接受俄罗斯卫星通讯社记者采访时表示,俄罗斯学生在戏剧表演方面很热情,也很有表现力,他说:
“我觉得他们可能更多的是利用俄罗斯本身的文学资源和戏剧资源,因为这是他们特别强大的一个方面,我看到俄罗斯的孩子们有特别强的表现力,很热情,然后又很生活化、很真实,这两个方面结合得比较好。俄罗斯戏剧艺术学院是一个很有传承精神的学校,这可以体现在他们的教育和教学上,像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这样老一辈的戏剧艺术家的风格都在这里汇聚,形成了内在的风格,已经融在俄罗斯戏剧艺术学院师生们的血液里了。”
谈到此次带领中戏学生来俄罗斯参加戏剧艺术节的意义,他说:
“我觉得他们都是年轻的学生,他们的职业生涯其实才刚刚开始。在中国,无论是教学,还是整个国家的走向都是特别开放的,所以我们会经常派学生或者老师出去交流,让他们开阔视野,去接触不同学院的风格和不同的流派。等他们视野打开以后,观念也会发生变化。我觉得有包容,又有传承,整个人的戏剧观和艺术观建立起来,是很好的事情。我和宋老师也很希望这几天在俄罗斯,我们的学生可以多看看其他院校学生的表演,我们还会去一些俄罗斯知名剧院,看一些经典剧目,吸收交流各个国家的戏剧艺术及文化。”
为了这次的戏剧艺术节,俄罗斯戏剧艺术学院以及其他国家的老师和学生更是做足了准备,带来了各种类型的戏剧艺术表演,像话剧、歌剧、芭蕾舞等等,展现了年轻一代戏剧演艺学生的风采。
学习俄罗斯优秀的戏剧教育体系,融合中国的传统文化艺术
俄中戏剧学院之间教育教学上的交流近几年越来越频繁,中戏师生并不是第一次参加这一戏剧艺术节,每一次的相互交流与学习都可以让双方有所提升。今年中戏学生也带来了有着中国特色的戏剧演出,宋丽博是中戏表演系的老师,同时也是这次戏剧演出的导演,在接受采访时宋丽博老师介绍道:
“我们这次参加的是‘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启航’戏剧节,是俄罗斯戏剧艺术学院举办的。俄罗斯戏剧艺术学院是非常有名的戏剧院校,也是俄罗斯最大的戏剧院校。和我们中央戏剧学院有着很深厚的友谊,常年都有联系,相互进行交流学习。这次我们学院主要是派了我们一年级的一个班,这个班是2+2英国班,在中国学习完之后会去英国学习。这次我们根据俄罗斯戏剧艺术学院的要求,排了一个一小时左右的小戏。我们节选了中国著名剧作家曹禺先生的名剧《日出》的第三幕。这段戏中有两个主人公,一个角色是翠喜,一个角色是小东西(小翠),二人在文学作品中是被凌辱的女性形象,是两个妓女,以这两个女性角色为主线提炼出来后,围绕着她们改编成了独幕剧,从女性视角剖析被凌辱女性的现状,在当今社会这样的问题依然存在,其社会根源是什么,引起我们的反思和共鸣。”
宋丽博老师来过俄罗斯很多次,对于俄中之间的戏剧教育关系也有着自己的看法,她说: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是俄罗斯最有名的导演和戏剧教育家,他的体验派艺术在全世界来讲都是演员训练方法的一个瑰宝,对戏剧教育影响深远,对中国的戏剧教育影响更是深远。我们戏剧学院从建院开始就请了很多俄罗斯专家,专门对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进行讲解,我们学校的教学体系的建立,主要内容就是对斯氏体系的传承,并延续至今。当然,在中国戏剧教育近几十年的发展过程中,我们自己的老师也在探索和发展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并结合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形成了有我们中国特色的演出体系和教育教学体系,也就是中戏的教学体系。”
俄中戏剧表演教育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在中戏表演系学生带来的独幕剧中,徐嘉鸿同学饰演的角色翠喜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这次来俄参加戏剧艺术节期间,她和老师同学们也一起观摩了俄罗斯导演系、表演系的课堂教学,感受俄罗斯师生在课堂上的交流方式。她说:
“我们现在大一的教学可能更加注重基本功的训练,我们第一学期就是基本功,吐字发音、台词、表演方面都比较注重基础。我们这次去参观的表演系和导演系大四的师哥师姐们已经开始排小说片段、剧本之类已经成型的作品。在参观的时候,我看到一个导演系老师的排练方式觉得挺新颖的,我觉得他和俄罗斯同学的互动与交流很多,是我比较向往的一种教学模式,我就觉得挺喜欢的。”
她回忆起当时的教学情形和氛围,做了详细的描述,
“当时他们在排《李尔王》中的一个片段,这个老师是导演,也是老师,但在排练过程中,他也会充当这段戏里的一个角色,他会一边跟这个同学讲戏,一边让这个同学演。所以,刚开始我们就有点混淆,分不清他到底是在戏里还是戏外。但是,后来你通过慢慢看,就能体会到他在戏里跟演员有机交流的那种感觉。对我来说就是挺新颖的教学方式,因为目前我们还是比较重视基础,我们的宋老师在给我们排戏的时候真的很细致,真的特别开发我们,我接触了这次表演的戏以后,也觉得对我提升很大。在看俄罗斯师生排练时,也觉得和我们的排练方式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老师会特别有机地在戏里和同学们交流,以自己的亲身经历说戏,就会比只讲戏、只讲解、让同学自己演要好很多。这是作为朋友的教学方式,而不仅仅只是老师和学生的关系。只要两个人可以交流,我觉得就很好,就能启发学生,这也是我这几天的真实感受,也同样觉得我们老师启发我们很多。”
新一代年轻的戏剧演员即将诞生,他们学习经典的戏剧知识,与来自不同国家的学生交流,再将收获融入到自己的演艺风格中。取百家之长,融会贯通后,提炼出的必是精华。愿俄中戏剧教育交流更加深入,为两个国家培养出更多年轻的戏剧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