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军事角度来看,北极对美国和苏联来说一向是战略重要地区,尤其是在冷战年间。1958年,美国"鹦鹉螺号"核潜艇首次从阿拉斯加州到格陵兰岛,探索对苏联进行导弹核打击的最短路径。1962年,苏联潜艇也进行过类似航行,但两次动用的都是不带弹道导弹的鱼雷潜艇。
1963年,北海舰队658项目К-178核潜艇的乘员们定下任务:从摩尔曼斯克州的西利察向新驻地远东航行。
• 在海军上校阿尔卡季·米哈伊洛夫斯基的指挥下,乘员们被委托在严密冰场中寻找适合上浮和弹道导弹发射的清洁水域。在航行时研究了海底地形,评估了通信和导航设施在高纬地区的能力。苏联海军总司令谢尔盖·戈尔什科夫元帅亲自视察军舰和乘员并为他们送行,就说明了这次行军的重要性。
• 北海舰队658项目К-178核潜艇是一艘能够既能运载鱼雷也能运载挟带核弹头的弹道导弹的苏联潜艇。该潜艇是在航行几小时后第一次上浮的。几乎是靠手感在厚厚的冰层中找到光线的--潜艇指挥官手中就没有放下潜望镜。
冰下航行对乘员们来说是最强的心理压力。要知道一旦发生无法上浮的任何意外情况--头顶上面可是有几十米厚的冰层。核潜艇前指挥官、俄罗斯英雄亚历山大·阿斯塔波夫曾经在1993年大约按照К-178核潜艇当年行使过的航线进行过冰下航行。他说,在这种条件下,核潜艇上的任何行动都要求对所有乘员进行最高水平的培训,无一例外。
"你头上顶着厚达几十米的厚冰层,--阿斯塔波夫告诉俄罗斯卫星通讯社和广播电台。--因此,安全处于第一位。一旦发生事故情况--那就意味着需要上浮,但过厚的冰层是无法突破的。不得不借助于水声学设备,经常寻找冰窟窿,控制它的坐标,以便在必要时返回那里。鱼雷也不是灵丹妙药--找不到爆破后形成的光线的可能性比较高,因为光线很快就会合拢"。
在潜入冰下后,潜艇对任何探测工具来说都消失了--它是不可能被标定位置的。"在冰下的沉潜深度不少于250米,--阿斯塔波夫介绍说。--水下通信是单方面的,只能接收到信号。只有在水上时才能发出信号。通常来说,核潜艇在水下能够航行25到30个昼夜,在冰下能够航行15到20个昼夜。也许,只有宇航员能够与我们相比。但与潜水员不同的是,整个世界都知道宇航员们的所在位置。从这方面来说,他们要简单点。而潜水艇一旦沉潜下水,那么这就是一切了--没有人会知道你在哪里"。
今天北冰洋以及北极整体而言是俄罗斯特别感兴趣的地区。俄罗斯水兵们在以下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水下航行、在高维度地区进行战斗巡逻、开发北极区域和北极附近地区。
具有战略意义的导弹潜艇的乘员们不断完善冰下航行的技能,北海舰队的舰艇队每年都在北方海路水域航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