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正如专家们指出的那样,这种用于监视风险人群的智能区块链平台有其优缺点。一方面,区块链能确保安全和公平。也就是说,被监视人的数据,首先,能被可靠保存,通过加密难以被泄露。其次,尽管区块链可靠,也不能排除会出现技术故障,中信改革发展研究院研究员郑挺颖认为。
他说:“首先,为监督社矫人员而进行的定位不同于其他领域的应用,其对定位的精确和准确性要求要高得多。例如,如果快递员或外卖人员在使用某定位系统中出现错误,南辕北辙,后果就是耽误客户时间,造成的后果其实并不严重。但是,定位系统在对社矫人员进行监督过程中,如果位置信息出现差错,可能就是触犯法律的问题。两者的性质不可同日而语。反过来说,之所以应用这种定位技术,恰好也说明我国的定位技术已经发展得比较成熟。即便出现一些小的误差,甚至系统故障,信息中心应该会有相关记录,也可以找证人予以人工纠错。其次,这项技术需要关注的关键节点是被监控人员所佩戴的智能手环。如何才能保证手环不会被其他人冒名顶替?如何进行及时、可靠的身份识别?会不会存在造假的空间和隐患?有没有其他辅助确认身份的技术手段?这个可能是这项技术应用的风险点。”
他接着说:“这些社会矫正人员的情况包括被判处管制、被宣告缓刑、被裁定假释、被暂予和被剥夺政治权利监外执行,他们的隐私权应该是与普通公民有所区别。在法律层面上,我想这些权利边界需要法学家与科技工作者共同努力,通过进一步交流探讨来予以明晰化。例如,哪些信息是必须采集的?哪些信息不必采集?此外,我不清楚这套系统是否强制性推广。在刚刚开始试运营的阶段,我的意见是最好让社会矫正人员自行选择,是用传统的方式,还是接受这种“区块链+社区矫正”的新模式。如果社会矫正人员拥有充分的选择权,并能得到某种精神奖励,我想这事推广起来会更加便捷。”
谈到是否可以在全国范围内推广的问题,专家认为:“这一新模式现在才开始在广州推出,还不能贸然下结论,称其一定可行或一定不可行。但从科技发展的大趋势来看,我认为,现在的科技发展水平已能满足此类工作任务的要求。即便遇到一些小的意外困难,也可以在实践中不断调适,加以克服。我想,也许今后会推出全国性的平台,对社会矫正人员实现完全覆盖,其功能也可以更加丰富。例如,赋予系统以应急响应的功能,让社会矫正人员可以紧急求助,让系统变得更加人性化,对社会矫正人员更加友好。中国近年有一个越来越明显的趋势,高新科技的应用将在很大程度上节省劳动力,提高劳动效率,将更多的社会工作者从简单的劳动中解放出来,让他们能去做一些更加复杂的社会服务工作,例如关怀残疾人、老年人等弱势群体。可以说,这是科技在推动公共治理、社会管理进步”。
目前该系统仅在广东进行了测试。如果试验成功,有可能在全国推广,这位中国专家指出。他说,不管怎样,这是管控领域的重大技术突破。系统的研制者认为,它有利于社会。禅城区委政法委副书记、区司法局局长梁梓熙指出,一旦排名下降,人们在获得贷款、落户、出国等时将遇到诸多问题。可见,该系统有助于帮助人们尽快适应正常的社会生活,能让过去的犯罪分子不仅不会再潜逃,而且甚至都不会产生潜逃的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