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中国为本国战斗机、战术轰炸机、教练机和轻型运输机自主研制发动机的能力已经达到相当高的水平。虽然仍在为本国战机购买俄罗斯发动机,但是购买量明显减少。俄中两国发动机制造领域的合作主要涉及发动机的未来样品,以及中国仍然依赖俄罗斯供应各种零部件。
然而诸如轰炸机H-6K以及大型运输机Y-20这样的大型飞机,仍需俄罗斯提供D-30KP-2发动机。值得指出的是,在21世纪第一个十年末至第二个十年初中国人决定购买D-30KP-2,而不是当时更先进的PS-90发动机。
有可能这是因为中国空军已经拥有还在90年代和本世纪初就已建立的D-30KP-2发动机维修系统。当时中国人开始使用伊尔-76运输机、图-154客机(中国空军将其改装成了电子侦察机)以及基于俄罗斯A-50I的KJ-2000型预警机。
中国为大型飞机研制两种涡扇发动机WS-18与WS-20。WS-18是替代自己原型D-30KP-2的"第一阶段"发动机,因此它的性能未必很强。这种发动机的重要意义就在于,它将保证中国重型飞机的自主研发。WS-20应该是处于世界先进水平。
从可靠性和资源角度看,对重型发动机的要求要比对战斗机发动机的要求高。前者航程更远,它们的使用频率更高。它们一旦出现事故,人员伤亡要大得多--运-20运输机可以一次运载数百人。因此可以推测,对其进行的测试将是长期而认真的,未来若干年仍将大量安装俄制发动机。
将来在飞机发动机制造领域俄罗斯与中国有必要进行联合生产,以降低其价格,取得更快的进步,同时又能为确保两国安全作出贡献。美英以及美法之间,即在西方发动机生产大国之间,都有这类联合生产和项目。因此指望"自主"完成这一切,对俄罗斯与中国来说是没有前途的。俄罗斯目前正在为客机MC-21测试PD-14发动机,同时还在研制PD-35大推力发动机。后者将安装在大型飞机上,包括俄中正在联手研制的远程宽体飞机。
(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台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