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极地研究中心现在使用的“雪龙”号破冰船是1993年从乌克兰购买的苏联10621型“伊万·帕帕宁”号。根据苏联和俄罗斯的分类,它不是破冰船,而是可在北极气候条件下运输货物的冰极运输船。
“雪龙”号在中国使用期间经历了大改造,当时旧船身只有部分可用。“雪龙”号体积庞大,排水量达2万吨,比现在在建的排水量1.3万吨的“雪龙2”号还大,船上可以安置大面积实验室,并配备自动水下科研设备。
“雪龙”号上还有一艘相当沉重、体型庞大但功能强大的俄产卡-32运输直升机。2014年,“雪龙”号借助该直升机对困在冰层中俄罗斯“阿卡杰米克·肖卡尔斯基”号破冰船组织了一场人员救援行动,船上有澳大利亚科学家和游客。“雪龙”号舰载直升机每次搭载12名乘客,分5次完成救援。但被救人员未被送往雪龙号,而是送往了当时在附近的澳大利亚破冰船。“雪龙”号自己也像“肖卡尔斯基”号一样卡在了冰层中,不过,船员和乘客安然无恙。
按照最初的设计,“雪龙”号能破除厚度达0.8米的冰。中国国家海洋局极地考察办公室网站称,“雪龙”号能用1.5节的速度破除厚度达1.1米的冰,外加0.2米厚的雪。现在中国在建的“雪龙2”号将能以3节的速度破除厚达1.5米的冰,且尾部也可破冰。
个头缩小意味着“雪龙2”号的运载量也会减少,它必须配备载人和有效载荷都较少的欧洲AW169轻型直升机,也许可以装备的科研仪器也将减少。空载量较大的“雪龙”号之前经历了旨在将服役期延长到2030年以后的大规模现代化改造,在一些情况下,“雪龙2”号或将和容载量较大的“雪龙”号一起工作。
极地研究是所有海洋大国必须开展的活动,对于气候研究、海洋学研究,增加关于地球结构和其他领域的知识非常有必要。“雪龙”号是一艘老旧的苏联舰船,被中国人用到现在,即使已经进行了现代化改造,未必能满足中国作为一个海洋大国的雄心壮志,所以更新换代是符合常理且可以预见的。新的“雪龙2”号建成后,中国在北极开展研究能力将更符合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和科研大国的地位。
(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台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