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斯科郊外的米尔直升机工厂 莫斯科郊外的米尔直升机工厂 -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https://cdn.sputniknews.cn/img/102313/35/1023133534_0:0:2500:1665_600x0_80_0_0_76779eaef31435a4731cb71c7e36fcfe.jpg)
工厂由设计师米哈伊尔·米尔创建于1947年。其下设专门设计局、实验生产、实验研究综合体、飞行测试基地等机构。隶属俄罗斯国家技术集团(Rostec)。
公司专业研发各种重量级的直升机,并将自己的研发成果实施到批量生产中。
![米-24 米-24 -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https://cdn.sputniknews.cn/img/102313/59/1023135903_0:0:1500:1000_600x0_80_0_0_0e5e52bb87d764c0eb0c4025914011c7.jpg)
"米"系列直升机占俄国产直升机总数的95%。
![米系列直升机 米系列直升机 -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https://cdn.sputniknews.cn/img/102313/36/1023133628_0:0:5472:3645_600x0_80_0_0_457e6c3f0f4d8a9d7d0ce0e652e6dcbd.jpg)
生产的直升机总数量超过3万架,它们在90个国家服役。
![图上:绿色小旗--设有技术维护中心的国家;红色小旗--进口米系列直升机的国家 图上:绿色小旗--设有技术维护中心的国家;红色小旗--进口米系列直升机的国家 -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https://cdn.sputniknews.cn/img/102313/37/1023133752_0:0:5472:3645_600x0_80_0_0_65c477975a0d48cdb6600b6ebd78dfa1.jpg)
"米"系列直升机创造了大约60项世界纪录。它们中的许多直到现在还未被打破。
2012年,试飞员们创造了5项米-38直升机纪录。其中一项是:飞行高度达到8620米。
![米-38 米-38 -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https://cdn.sputniknews.cn/img/102313/50/1023135009_0:0:1500:1000_600x0_80_0_0_c539824c73d961984a26465a8a7674bd.jpg)
V-12(北约代号"荷马史诗")--有史以来世界上建造的最重的起重直升机。该型直升机的与众不同的特征在于在反向收缩翼上的侧螺旋桨,它们由四个D-25VF发动机驱动。
![V-12直升机 V-12直升机 -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https://cdn.sputniknews.cn/img/102313/55/1023135505_0:0:2500:1665_600x0_80_0_0_bd898f460d76ecc4a0c465c9086466fb.jpg)
V-12直升机在世界上独树一帜,起飞重量105吨是,有效负荷的世界纪录是40.2吨,国最重的重型直升机的起飞重量只有40吨(美国的西科斯基CH-53K"超级种马"直升机)。
![4个发动机,2个螺旋桨。V-12直升机在60年代的法国巴黎航展上。 4个发动机,2个螺旋桨。V-12直升机在60年代的法国巴黎航展上。 -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https://cdn.sputniknews.cn/img/102313/55/1023135574_0:0:2500:1665_600x0_80_0_0_a2629b0b53e39632b8556a5cf02e196a.jpg)
"俄罗斯直升机"控股集团总设计师尼古拉·帕夫连科称,该型号直升机的尺寸独一无二,世界上从未有过类似产品,而且在很长的时间内也未必能造的出来。
![V-12直升机 V-12直升机 -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https://cdn.sputniknews.cn/img/102313/62/1023136254_0:0:2500:1665_600x0_80_0_0_9b52045c6ba011019da342c55986899d.jpg)
米1直升机首次完成特技飞行动作--"死扣"和"桶滚"
![米1直升机 米1直升机 -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https://cdn.sputniknews.cn/img/102313/61/1023136112_0:0:2500:1665_600x0_80_0_0_4a7f3a7a651245e07459fc13b3764467.jpg)
米尔直升机厂代表称,"米"系列直升机创造的一个主要均势就是飞行安全性。
![米-171 米-171 -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https://cdn.sputniknews.cn/img/102313/49/1023134944_0:0:1500:1000_600x0_80_0_0_1e5648289b203945e165f383a5d0b430.jpg)
目前,民用米-38直升机正完成安全测试。
"俄罗斯直升机"控股集团总设计师尼古拉·帕夫连科指出,"在飞行时出现发动机故障的机翼自转着陆--承重螺旋桨在此时会转到安全模式下,在这样的情况下可以安全着陆。发动机关闭时,直升机以一定的速度飞向地面、下降,直到安全着陆。此外,正在研发在无油情况下还能自行工作30分钟的技术;还有在负荷条件下,因传动装置的主减速器输出而出现的问题。"
![米系列直升机 米系列直升机 -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https://cdn.sputniknews.cn/img/102313/57/1023135741_0:0:2500:1665_600x0_80_0_0_5bef2ab463e074d6f1b370de5bc596c6.jpg)
米8直升机赢得全世界的尊重。一共造出1.2万架直升机。第一架飞机于1961年升空。它在不断被进行升级。现在已有变形型号。
![米8直升机 米8直升机 -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https://cdn.sputniknews.cn/img/102313/59/1023135910_0:0:5472:3645_600x0_80_0_0_5318846cf0e4e6cfd212b5a6a2922235.jpg)
![米哈伊尔·米尔的女儿、博物馆馆长娜杰日达·米尔 米哈伊尔·米尔的女儿、博物馆馆长娜杰日达·米尔 -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https://cdn.sputniknews.cn/img/102313/52/1023135276_0:0:1200:800_600x0_80_0_0_191852f278de340c43aee2ba78216c12.jpg)
在米尔工厂内的博物馆。
![在米尔工厂内的博物馆 在米尔工厂内的博物馆 -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https://cdn.sputniknews.cn/img/102313/38/1023133847_0:0:5472:3645_600x0_80_0_0_27fe5af7dd43b2ddb31fd8c841c210ce.jpg)
米尔直升机厂办公室。
![米尔直升机厂办公室。 米尔直升机厂办公室。 -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https://cdn.sputniknews.cn/img/102313/40/1023134056_0:0:5472:3645_600x0_80_0_0_fc505daa1e45cabf254e70ecc30c6d82.jpg)
生产复合聚合材料制品的车间。
![生产复合聚合材料制品的车间。 生产复合聚合材料制品的车间。 -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https://cdn.sputniknews.cn/img/102313/45/1023134565_0:209:5472:3648_600x0_80_0_0_d89c9523dee6cffc8561e3c6313540bd.jpg)
![生产复合聚合材料制品的车间。 生产复合聚合材料制品的车间。 -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https://cdn.sputniknews.cn/img/102313/46/1023134682_0:209:5472:3648_600x0_80_0_0_34f252c16503505ea2023e7cddf7b4d7.jpg)
![生产复合聚合材料制品的车间。 生产复合聚合材料制品的车间。 -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https://cdn.sputniknews.cn/img/102313/47/1023134757_0:209:5472:3648_600x0_80_0_0_3093459ec73f8a711a5d34750ab89d0d.jpg)
![螺旋桨桨叶 螺旋桨桨叶 -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https://cdn.sputniknews.cn/img/102313/60/1023136031_0:47:2500:1618_600x0_80_0_0_334ce5fb32e4f68a327794a4c9770886.jpg)
"俄罗斯直升机"控股集团总设计师尼古拉·帕夫连科指出,今年,在莫斯科航展(2017 MAKS Air Show)上,将展示米-38、米172、卡-62、卡226直升机。
![俄罗斯直升机控股集团总设计师尼古拉·帕夫连科 俄罗斯直升机控股集团总设计师尼古拉·帕夫连科 -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https://cdn.sputniknews.cn/img/102313/54/1023135406_0:0:2500:1665_600x0_80_0_0_4a5a1dac5796305ac0ff6c07a950b22a.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