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世界工厂称号将让位于谁?

© AFP 2023 / Stringer中国世界工厂称号将让位于谁?
中国世界工厂称号将让位于谁? -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关注
到2027年,印度人口将超过中国,成为世界最大的人口国。联合国人口报告写道。根据预测,将来差距还将扩大,因为中国的人口在缩减,而印度的人口却在增加。但是,中国的人均收入将大大超过印度。这样,中国将失去世界最大劳动力人口国的优势。

日本大阪 -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中俄印或在大阪向西方释放强烈信号
在美国开展贸易战背景下,一些大公司,比如生产苹果产品的富士康(Foxconn)已经宣布,将把产能中的15%到30%移到印度。据亚洲日经指数(Asia Nikkei)援引苹果供应商代表的话报道,贸易战是这一进程的催化剂。美国宣布,有可能对中国剩下的约3000亿美元增税。如果这样,那么在中国生产的全部苹果商品都将被高赋税。

其实,这家公司早前已在考虑,将部分产能从中国移走,比如便宜款苹果产品。中国作为廉价劳动力国家,正失去自己的优势。据联合国劳动组织2018/2019年报告,考虑到通货膨胀,世界平均工资增长不超过1.8%。而中国的平均工资每年稳增8.2%,人均GDP超过9000美元。与一些国家相比当然要少很多:美国是59000美元、英国是40000美元,俄罗斯是10000美元。但和其它人口稠密的亚洲国家相比,中国却变成了富国。印度人均GDP是1900美元,越南不到2500美元,柬埔寨是1300美元。显然,很多商品生产,尤其是不那么专业的产品,在这些国家生产要便宜很多。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世界经济与发展研究所研究实习员徐雪梅在接受卫星通讯社采访时这样指出。

她说:“随着中国整体收入水平提高,其他亚洲国家,特别是南亚和东南亚国家,劳动力成本优势确实会进一步凸显。但也不是说人口多和工资水平低就一定意味着有发展制造业的绝对优势,劳动力素质也是一个重要条件。如果大多数劳动力文化教育水平低,不能熟练掌握技术,就没办法为发展制造业提供大量熟练、稳定的工人。我认为中国能成为‘世界工厂’,是因为具备以下几个关键因素:完整的工业体系、大量受过教育的熟练工人、政府持续改善营商环境的坚定承诺和有效举措。这些中国经验值得其他亚洲国家借鉴。而且中国也愿意通过‘一带一路’产能合作等方式,与其他国家进行战略对接和优势互补。”

中印关系 -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专家:印度不是中国在马尔代夫和斯里兰卡的对手
富士康于2017年在印度开始组装iPhone SE 和 6S。但生产规模因内需不足而受到限制。曾有过2019年将苹果部分昂贵产品转移到印度的想法,但暂时还未落实。尽管印度劳动力便宜,但对于厂家来说却存在很多问题。首先,是中国劳动生产率要比印度的高5倍。这是麦肯锡的数据。也就是说,竞争优势在中国这边。麦肯锡强调,印度工厂装备差,生产不是自动化,经常停电,交通基础设施状态不佳。对于厂家来说,这都是增加成本的大问题。比如,将货物从新德里运到孟买,运费几乎相当于从广州运到孟买。但要知道,新德里和孟买的距离,要比孟买和广州之间的距离少5倍。因此,尽管中国存在一些看得见的障碍,比如劳动力成本上升,和美国贸易战。但世界级的厂家,并不急于从中国离开。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金砖国家暨G20研究中心副主任徐飞彪在接受卫星通讯社采访时这样指出。

他说:“中国在未来数十年仍将是世界产业价值链的中心。理由如下:第一,在2050年之前,虽然印度总人口将超过中国,但中国的劳动人口总数仍是世界数一数二,超过8亿,这是支撑制造业的基础;第二,中国人口红利虽然已经在‘刘易斯拐点’后结束,但却已转变为工程师红利。受过高等教育的劳动人口在全球遥遥领先;第三,以人工智能、多维智造、大数据、物联网等为代表的新一轮产业技术革命已经到来,正在重塑全球产业链生态。未来,普通劳动力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将大幅下滑。中国庞大的高素质人口总量,且在工业4.0技术群上的领先地位,能够确保中国在未来全球经济的地位;第四,中国深厚的工业基础,产业聚集度高、产业齐全度与规模效应良好,且拥有良好的产业生态,这些都是中国保持制造业地位的坚实基础。尤其中国拥有在全球居首的庞大市场潜力,更是确保中国全球制造中心的优势条件。现代化智能制造时代,产业链短化已成趋势,制造业要接近需求市场。总之,新时代条件下,经济发展的内在逻辑悄然生变,人口规模优势如果利用不当,在一定条件下可能会成为劣势。中美贸易战下,部分产业的确开始转移至周边国家,但这个趋势不是最近才有的。数年前就已开始。这是开放市场经济下,全球产业链的自然过程。水往低处流,哪里成本低,产业就转移到哪里。因此,一些附加价值不高的劳动密集型与资源密集型产业会根据不断变化的市场条件,进行转移。‘贸易战’只是加速了这个进程。但同时,中国近年每年外资流入仍然保持全球前列,一些高端产业保持流入趋势。不应过度解读中国产业外移现象,还是应把握世界发展大势。”

亚洲日经指数援引苹果公司代表的话指出,公司在中国“布阵”,与其说是因为劳动力成本,还不如说是完善的供应链和运行良好的基础设施。在中国,除了苹果公司1万名员工外,据各种评估,为“苹果产品”工作的还有近500万人。他们在各类供应公司上班,为物流和相应服务提供保障。据日经指数资料,转移生产大约需要18个月时间,而完全实现之前的指数,也许需要2-3年。而且,还不能遭遇意想不到的社会障碍。印度中小企业事务部国务部长吉里拉杰·辛格年初承认:印度永远不会成为像中国和新加坡那样的国家,只要无尽无休的罢工不停止。

新闻时间线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