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无疑问,这是金砖峰会的关键性点之一。俄罗斯科学院远东所专家亚历山大·拉林这样认为。他说:
"这是一个新创意。关键点是金砖国家地位在上升、行动范围在扩大。与此同时,通过这种方式,可从内部巩固原有架构,提升‘五国'形象。客观说,中国做为最强经济体,应在金砖中起到领导作用。我们看到,中国正将经济实力转化为全球政治影响力。其中包括,提出扩大金砖国家对话伙伴国的倡议。这是峰会的重要特性之一。"
峰会前,中印两国降低了边境地区的紧张度。莫迪总理政治反对派的人为喧嚣也落下尘埃。具体说来,莫迪在中印双边关系紧张情况下到底该不该去中国参加金砖峰会。现在,一些媒体已经报道,莫迪总理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的会晤可能在金砖峰会前举行。
显然,"五国"会晤促使中印军方和外交领域专家在会议前找出降低边境对抗热度的折中方案。政治上的诉求是相当高的。如果莫迪缺席峰会,对于主办国来说,意味着峰会失败。而如果莫迪不来中国参会,则意味着印度想继续自我封闭的政策。这种策略,在印方未参加北京5月份的丝路国际论坛已经有所体现。为什么会这样?俄罗斯外交部外交学院国际问题研究所欧亚研究中心专家安德烈·沃罗金阐述了自己的看法。他说:
"为了弄清,日本和美国是不是支持印度?日本的支持是常在的,但基本上是道德层面和语言层面。美国对印度也是道德上支持,但美国还有其它更为重要的事情。这种情况下,印度并非是美国的优选伙伴。莫迪这个人,想在各种利益集团角逐中取利。而本次参加峰会,他有机会就中印两国边境问题和双方在领土分隔线如何行动等问题进行更广泛的讨论。"
专家亚历山大·拉林认为,厦门峰会的另一个有意思的看点是,本次会议是在中国开始铺设通向巴基斯坦经济走廊的背景下举行的。印方认为,这与印度立场相悖。新德里指出,其中的一段路经过其领土克什米尔邦。
他说:"这方面可能会出现冲突。但不管怎样,莫迪来参会,可以弄清这个问题,并通过某种方式进行调节。我觉得,调节在一定程度上可让双方满意,冲突不会加剧。我认为,这些冲突将得到解决。这可能成为中印在金砖框架下进行更紧密合作合作和走得更近的接触平台。这是非常原则的问题,要知道,中巴经济走廊,对中国来说具有极为重要的经济和政治意义。"
有关厦门金砖国家峰会的意义,外交学院外交学系副教授任远喆阐述了自己的看法。他说:
"金砖国家领导人峰会是金砖合作机制发展过程中的一个极具代表性的安排。首先,这次厦门金砖国家领导人峰会的召开恰逢金砖合作即将进入第十个年头,十年可以说是一个机制发展的重要阶段。因为任何一个机制在成立之初的建设都不是很完善,所发挥作用也并不显著。如今中国已经是第二次担任轮值主席国,金砖国家较成立初期更加成熟,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也更大。此次峰会将会把金砖合作机制的发展水平推向一个新的层次。其次,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世界经济形势一直不明朗,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面临很大挑战。金砖国家作为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的代表,在全球治理中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本次金砖峰会有利于五国进一步增强共识,在推动全球治理体制改革以及提升发展中国家话语权方面发挥更重要的作用。第三,金砖国家是务实合作的代表,过去几年中取得了很多成果。这次会议上各国将对之前所取得的成果进行总结,深化合作内涵。此外,本次金砖峰会的大背景是国际社会普遍‘看衰'金砖,加之中印边界对峙,很多西方国家对金砖的发展持悲观态度,甚至出现了‘金砖褪色论'。金砖国家之间的矛盾和分歧也可以借这次会议的召开逐步化解。同时也会向外界传递金砖国家坚持求同存异合作的信心,证明发展中国家是可以合作且有能力合作的,消除外界疑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