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格利希早些时候在接受新华社采访时指出,新西兰完全理解这一倡议的重要性。实际上它远远超出了纯粹的地理概念。新西兰将为基础设施建设提供巨额投资,增加两国在“一带一路”框架下的合作机遇。
封面智库学术委员会委员、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全球化与中国现代化问题研究所所长王志民认为,“一带一路”是中新合作发展的新的引擎。”
王志民说:“首先,中国与新西兰有着良好的经济和政治关系,习近平主席2014年访问新西兰后,两国关系由‘全面合作关系’升级为‘全面战略伙伴关系’。而且,新西兰是首个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的国家,首个与中国签订双边自贸协定的国家,也是首个加入亚投行的西方发达国家,可以说新西兰在发展对华关系方面始终走在西方的前列。
中新两国在经贸投资、教育、气候变化、农业和食品领域的合作前景具有很大空间,‘一带一路’合作协议的签署将推动上述领域的合作。两国的经济互补性很强。在‘一带一路’框架下,产能合作的潜力很大,产能合作是‘一带一路’的重要实现形式。中国现在是新西兰的第一大贸易伙伴国、出口市场和进口来源地,中国对新出口商品主要为机电产品和服装,从新进口商品主要为乳制品、木材、羊毛等。两国去年双边贸易额达150亿美元。李克强此次访问新西兰还签署了涵盖经贸、农业、电子商务、教育、知识产权保护、环保等领域的9项协议。
新西兰近几年的经济发展状况并不十分乐观,特别是由于国际大宗产品价格下跌,其经济增长进入缓慢阶段,而中国的经济发展势头良好。新西兰与‘一带一路’战略对接愿望强烈,推进沿线国家战略对接也是实现‘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形式。中新两国企业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合作前景十分广阔。
因为中国具有基础设施建设的良好优势,这也是包括新西兰在内的发达国家最感兴趣的,基础设施建设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前提和基础。2008年中新两国就已签订自贸协定,到目前为止已经9年了,有些条款的内容已经过时,需要更新。中新‘一带一路’合作协议的签署也为中新自贸协定的更新换代提供了条件。启动自贸协定升级的谈判也已成为两国关系的重中之重。新西兰也是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国家,港口建设也是未来合作的重要方面。”
俄罗斯科学院东方研究所专家莫夏科夫指出,中新两国铺设的丝路长达上千公里,通常被认为是中国海上的主要贸易线路。与此同时丝路实际上已经成了中国经济外交的代名词。
新西兰是第一个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的国家,是第一个同中国签署双边自贸协定的国家,是第一个加入亚投行的国家。英国和澳大利亚是在其后加入的亚投行。中国是新西兰的第一大贸易伙伴,但同澳大利亚的合作规模更大。然而,在李克强访问期间,中澳双方未能签署“一带一路”合作谅解备忘录,尽管从去年10月就在拟定此份文件。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早在2014年访澳期间就称北澳大利亚是为‘丝路’建设投资的潜在平台。
莫夏科夫在评论这对矛盾时指出,“澳大利亚是中国最大贸易伙伴之一。澳大利亚的繁荣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中澳经贸合作。但是澳大利亚在军事战略方面同美国的关系更紧密。在美国人看来,澳大利亚实际上紧邻中国在亚洲利益的地区。只要想一想美国在达尔文的军事基地,马上就会联想到军事政治因素。由于西方还没有彻底明白‘丝路’在经济上止于何处,而在哪里开始政治战略,因此澳大利亚持有同新西兰不同的立场。因为它在地缘政治上与美国的太平洋战略融入得要深得多。所以澳大利亚难以决定签署“一带一路”合作谅解备忘录。”
李克强此次访问新西兰的一个重要初步成果是,就启动自贸升级版谈判达成一致。它签署于2008年。英格利希在记者会上指出,9年贸易取得巨大成功。它们让贸易增长两倍。按着他的话说,升级版协议将进一步促进贸易的发展。新西兰希望,升级版协议签署后能对华出售更多的奶制品,而中国也希望向新西兰能卖更多的商品,以消除不大的贸易赤字。其中双方打算提升零关税商品贸易规模上限。对许多商品还在九年前制定的上限水平,现在双方都认为阻碍零关税贸易。
两国总理在周一会谈中还讨论了南海问题。据路透社报道,英格利希在记者会上承认,这是一个“敏感”问题,虽然他说不认为这会影响两国的其他关系。记者会上还提到了中国钢铁倾销对两国贸易的影响。英格利希对此表示,会谈中没有触及这个问题。李克强则提醒说,中国正在减少钢铁生产,仅向新西兰出口不多的钢铁。他补充说,中国进口的奶制品中一半来自新西兰,但北京并没有指责新西兰让自己的产品充斥中国市场。
李克强此次访问新西兰,就像此前访问澳大利亚一样,是在中国宣布维护全球贸易自由化的精神下进行的。这也是东方达沃斯——博鳌经济论坛的主要议题之一。中国在论坛上警告,逆全球化和贸易保护主义言行抬头,可能给全球贸易与投资带来干扰。中国呼吁放弃保护主义,让贸易与投资成为可持续增长的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