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专家:中俄两国在军用运输机领域没有竞争

© Sputnik / Igor Russak俄专家:中俄两国在军用运输机领域没有竞争
俄专家:中俄两国在军用运输机领域没有竞争 -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关注
乌克兰“安东诺夫”公司改组在中国媒体和互联网引发有关中乌合作的新一波讨论。有人指出,俄罗斯“不同意向中国出售”运输机生产技术,甚至,此前还曾向乌克兰施压,不让基辅把此类技术卖给中国。但最终,中国还是在乌克兰成功拿到必要的技术和材料。其实,俄罗斯并未拒绝向中国提供与运输机相关的技术。俄罗斯军事专家瓦西里·卡申对卫星通讯社这样说道。

苏联解体后,运输机主要组装厂留在了国外。比如,伊尔-76归属塔什干契卡洛夫飞机厂,军事运输机主要设计单位安东诺夫设计局留在了乌克兰。此外,大多数生产“安”系列飞机的工厂(基辅和哈尔科夫)和极为重要的发动机制造企业“马达西奇”公司也归属乌克兰。

© Sputnik / Marina Lysceva 乌克兰企业“马达西奇”
乌克兰企业“马达西奇” -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乌克兰企业“马达西奇”

俄罗斯仅存生产安-124的乌里扬诺夫航空工业综合体。但这家企业的业务,也取决于和乌克兰企业、安东诺夫设计局以及“马达西奇”公司的合作。实际上,在长达20多年时间里,俄罗斯并没有独立的军事运输机生产企业。仅是到了2014年,伴随伊尔-76MD-90A飞机生产在乌里扬诺夫升级后情况才有了改观。

可以看出,俄罗斯自己没有,何谈“拒绝”中国。有关“安东诺夫”,这家企业在90年代的时候,就已经与中国展开全面的合作。合作的主要障碍在于,中方资金不足,以及那时中国航空工业水平不够。据了解,上世纪90年代初,中国能够系列生产的运输机是运-8C。该机型是没有许可证的安-12拷贝版。

© Sputnik / Alexander Vilf伊尔-76
伊尔-76 -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伊尔-76

在当时的中国,即使这种并非特别复杂的机型,生产起来也并不那么简单(每年产量仅有3-5架)。在资金缺乏、人才储备不够情况下,更为尖端的安-124机型生产技术,很难说对中国是多么的紧迫。因此,中乌合作以运-8升级和在运-9基础上研制中型和特种飞机的决策是完全正确的。下一个合作阶段,是联合研制中型运输机,比如类似于伊尔-76那样的运-20机型。

此后,类似安-124、安-225那样的超重型飞机技术转让合作才有了实际意义。其中包括最近几年的发动机生产技术转让。

俄罗斯启动伊尔-76重型飞机生产后,开始推动本国载重20吨中型伊尔-214和伊尔-112轻型机项目。目前,还在考虑安-124运输机的本土化生产问题。此类机型命名为“大象”。很难说,这些项目的前景如何。比如,俄罗斯空军现有安-124的数量,不久前还相当过剩,而且这些飞机还有相当多的航运里程储备。但是,叙利亚战事可能改变原有定势,要知道,这种机型在战事保障方面起到相当重要的作用。

© Sputnik / Pavel Davudov安-124
安-124 -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安-124

中俄两国运输机生产领域状况类似。上世纪90年代,两国境内基本不生产此类机型,或者产量不多。俄罗斯的努力方向是,重建本国战斗机机队,因为大多数苏联时期的歼击机服役期到2020年前结束。此外,还需明白的是,世界类似伊尔-76、尤其是安-124那样的重型运输机市场极其有限。

拥有庞大军队的国家才对这些飞机有需求。对大多数国家来说,使用载重量20吨的中型飞机就足够了。而民用航空运输企业,更倾向于使用改造的客机来运送货物。其结果是,中俄重型飞机在第三国市场的竞争是极为有限的。两国发展这些项目,仅是为了满足自己的需求。

(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台立场无关)

新闻时间线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