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消费者协会在今年5月发布的《中国消费者权益保护状况年度报告(2023)》中指出,情绪消费已成为影响年轻一代消费决策的热点。在淘宝的一家店铺中,商家提供多种虚拟情绪服务,例如“连麦语音”“聊天唠嗑”“督促学习”“游戏陪玩”以及“倾诉安慰”等。截至目前,其中一项服务的累计销量已超过40万次,获得了超过3万条用户评价。下单前,顾客需先联系客服沟通,明确具体需求,包括选择文字、语音条或连麦等沟通方式,以及确认服务的时长。
心理咨询师段锦矿告诉卫星通讯社,虚拟情绪消费的兴起反映了现代社会的一种困境:“世界愈繁华,人性愈贫乏”。友情和爱情作为人性的基本需求,正在被商品化。快节奏、高压力的生活方式无疑是这一现象的主要推手。
段锦矿指出,“特别是在疫情之后,人们习惯了线上工作和联系的便捷,面对面的交往由于较高的时间和经济成本而进一步被压缩,这实际上弱化了人与人之间的直接感受性,加剧了孤独感。”
与此同时,“自恋文化”的盛行也为虚拟情绪消费创造了需求空间。段锦矿强调,“当代社会更崇尚个体的‘优绩’,也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和平台,这导致人们对自我发展的投入超过了与他人的关系。然而,要建立和维持互惠的关系需要一个人能够暂时放下自我、聆听对方。在这种困境之中,便捷、低价且选择多样的‘陪聊’‘陪玩’等虚拟情绪消费应运而生。其积极的一面在于,这类服务能够暂时缓解人们即时的情感需求,无论是与AI对话还是与真人交流,都能带来一种被倾听、被理解与得到回应的积极体验。”
对于虚拟情绪消费,年轻人中存在不同的看法。支持者李女士认为,在当今生活节奏不断加快、压力日益增大的情况下,很难找到一个能为自己提供情绪价值的人。因此,她乐于为这种情绪价值付费。
她说:“每个人都承受着很大的压力,但又无法完全理解彼此的感受。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非常需要一个能够为我们提供情绪价值的人,来帮助我们缓解内心的焦虑和压力。这有助于心理的健康,因为压力得不到抒发,情绪一直积累,可能也会造成很严重的后果。”
然而,也有人对情绪消费持谨慎态度。来自北京的年轻人周悦表示,她不会选择情绪消费,因为她认为将个人隐私透露给他人,尤其是陌生人,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情。
她说:“在情绪消费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需要透露一些关于自己身份、家庭、工作和生活的信息,而这些内容可能会带来安全隐患。对我来说,这种行为让我感到不安。这个市场需要进一步规范,比如明确消费过程和服务内容,让用户清楚了解所支付的费用和获得的服务,从而更好地保障他们的权益。”
心理咨询师指出,虚拟情绪消费的确存在多方面风险,包括个人隐私泄露等显而易见的问题。但更值得警惕的是潜藏在心理层面的风险。
段锦矿说:“首先是顾客可能过度理想化一个虚幻的对象,就像情人眼里出西施,在最脆弱的时候,我们往往会扭曲自己的感知,建构出一个能完全理解和支持自己的人物形象。如果带着这样的期待陷入虚拟关系,往往最终受到更大的伤害。”
其次,段锦矿指出,心理咨询是建立在特定的理论、方法和设置上的专业工作,从业者需要具备必要的受训经历和资质,这是求助者获得可靠帮助的保障,而这是当前的虚拟情绪消费行业所缺少的,因此容易陷入低价、易得,但最终无效甚至有害的怪圈。
最后,他强调,如果过度沉迷于虚拟情绪消费,则会妨碍真实的、深入的友情和爱情关系的建立和维持。
段锦矿说:“快餐式的情感和关系看上去很美,但最终会让人感到空洞和肤浅,深入的情感连接虽然会经历痛苦和挫折,但它会日久弥新,是人类克服孤独的最终良药,值得我们去追求和创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