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外国语学院美国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王鹏认为,此次中俄领导人会晤的主要地缘战略成果体现在以下三方面:“一是深化政治互信。习近平和普京的会晤进一步巩固了两国之间的政治互信。双方再次确认了在重大问题上相互支持的承诺,这有助于加强彼此的战略合作,共同维护地区和全球稳定。”
“三是推动双边务实合作。据媒体披露,中俄元首会晤期间,达成了一系列双边合作协议,涉及经贸、能源、科技等领域。这些合作协议有助于进一步深化中俄关系,在双方共同利益基础上实现互利共赢。”因此,综合而言,此次会晤的主要成果体现了中俄两国在地区和国际事务中的战略协调和合作,并向外界传递了两国坚定维护多边主义和国际秩序的决心。
她说:“甚至在制裁和西方对中俄压力不断升级情况下,两国已建起有效的务实合作机制。这些机制有效可行,其中,中俄超过90%的贸易以本币结算。尽管有制裁压力和其它限制,双方还是能够找到进一步发展的机制。这点让西方非常担心,因为他们无法阻碍两国拉近关系。从2010年开始,中国已是俄罗斯最大的贸易伙伴。北京谈判期间宣布,对中国来说,俄罗斯已是第四大贸易伙伴。这是一个崭新的局面,因为长时间里,俄罗斯在清单中一直是第10或第11大伙伴国。”
“西方不得不承认,中国与俄罗斯不仅在政治和两国领导人私人关系上有着牢固的联系。而且,紧密的经贸、投资和工业合作也为其添砖加瓦。针对西方的另一个重要信号是,中俄伙伴关系不针对第三国。北京谈判第一天已多次宣布,双边关系是建立在相互利益之上,而非一时之举。也就是说,两国拉近关系,并非源于目前的地缘政治局势,而是根据本国国内发展的逻辑来构建关系的。这是非常重要的基点。”
王鹏说:“中方的表态向美国和欧洲国家传递了明确的信息,表明中俄关系在核心问题上相互支持并不会受到外部压力的影响。通过强调‘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方’原则,中方向美国和欧洲国家传递了一个清晰的信号:中俄关系是基于相互尊重和合作的基础上建立的,而非针对任何第三方的联盟或对抗性的联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