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在解决巴以冲突中能发挥怎样的作用

近几周来中东局势急剧恶化。形式上中国保持中立,在这场冲突中不选边站队。中国官方呼吁通过谈判尽快解决问题。
Sputnik
先来看第一个话题。 据美国《华盛顿邮报》报道,中国对中东局势的恶化做出了闪电般的反应。该报指出,仅在几天之内中国外长就发表声明呼吁必须尽早停火。中国中东事务特使翟隽出访中东地区阿拉伯国家,其目的是寻找摆脱危机的可能途径。几十年来中国一直远离中东令人棘手的冲突,但近年来情况发生有所改变。中国正在努力利用自身的经济和政治影响力。为什么中国越来越多地介入中东问题? 这是由于中国希望保护自己在该地区的经济利益。 此外,中国也希望争取阿拉伯国家的支持,推动现有世界秩序的重构。后一个动机显然大于第一个。从经济角度来看,对中国来说与以色列保持良好关系更为重要:中国是继沙特阿拉伯之后的最大贸易伙伴。然而中国同时也从巴勒斯坦的立场出发看问题。作为这方面的例证,《华盛顿邮报》援引中国外长王毅的话报道称,“犹太民族已不再世界上颠沛流离,但巴勒斯坦民族何时才能重返家园”? 《华盛顿邮报》的文章指出,中方的表述发生了变化,不仅希望获得巴勒斯坦的支持,还希望获得阿拉伯世界其他国家的支持。中国作为调节者已经成功让伊朗和沙特阿拉伯恢复外交关系。
印度专家:印度可能成为俄罗斯的“新中国”
美国商业新闻频道CNBC援引著名投资家大卫·罗奇的话称,印度当然就像一头大象一样行走缓慢,但它的确有可能取代中国。他认为,印度能从中国投资吸引力下降中受益。印度人口超过中国后,到2075年也可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大卫·罗奇表示,不仅是固定资产投资,证券投资也开始从中国流向印度。 他同时呼吁清醒评估流入印度的外资规模,不要高估资金流动规模。投资者和经济学家们对印度经济的增长前景越来越持乐观态度。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2023年印度经济预计增长6.3%。在全球经济放缓的背景下,印度表现良好,令投资者感到乐观。不过,CNBC 最后援引大卫·罗奇的话写道,全球企业不会很快完全离开中国。
美国国务院:中国外长王毅将于26日至28日访问华盛顿
不管美国怎样设法与中国所谓经济脱钩,实际上都不难以办到。 就连美国本国的企业也已对目前实施的政策表示不满。据英国《金融时报》报道,美国实业家和企业家正在游说放宽对华投资限制。 受影响尤为严重的是风险投资者。他们认为美国对中国投资的限制使他们自己处于不利地位。英国《金融时报》的文章写道,今年8月,美国总统拜登签署一项法令,限制美国对中国某些技术领域的投资,例如量子计算、半导体和人工智能。这些措施的最终目的是为了防止美国资本流入中国军工企业。然而美国银行、制造商和行业团体向美国财政部表达了自己的担忧。要知道,正是美国财政部为了执行拜登的命令制定了这些规则。他们警告称,这些限制的框架存在不确定性,而且对国内创新或将造成损害。国家风险投资协会警告称,这些措施将使其成员与能够进入中国投资的第三国竞争对手相比处于不利地位。 重要的是,对投资的限制要有针对性,否则,只有美国企业会受到损害,美国企业将无法从中国风险投资市场的增长中获利,而中国也不会失去投资,因为英国《金融时报》的结论是,第三国将积极利用这一机会。
美国收紧对华先进人工智能芯片出口管制
澳大利亚《悉尼先驱晨报》最近刊登了一篇题为《美国和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对抗不断升级》的文章。美国对中国人工智能芯片出口实施新限制后,中国就宣布可能对石墨出口实施出口管制。 石墨是生产电动汽车电池的关键部件。目前中国占全球石墨加工量的90%。中国宣布的措施并非是全面禁止,只是出口管制。这应被视为一个警告:中国也有办法应对出口限制。随着美国利用自己在半导体行业的主导地位,中国同样决定使用自己贸易武器库中最强大的武器也就不奇怪了。今年年初,在荷兰(在美国竭力支持下)对先进光刻机的供应实施限制后,中国宣布对用于芯片生产的两种关键矿物——镓和锗——的出口实施限制。中国占主导地位的镓和锗的出口因此下降,价格上涨,美国及其盟国开始寻找替代供应商。 石墨也遇到了同样情况。问题倒不是没有可取代中国供应商的其他选项。问题是更换中国供应品需要时间和更高的成本。仅这些因素就可能使非中国电动汽车变得更加昂贵,并且与不断增长的中国出口相比,其竞争力必然下降。只有时间才能证明新的出口规则是否只是一种威胁,或者是否会最终实施。中国清楚,自己在战略矿产领域的主导地位不仅能带来可观的出口收入和技术优势,而且也可能对这种主导地位构成威胁并让中国丧失其战略影响力。《悉尼先驱晨报》的文章最后写道,也许这就是为什么中国迄今为止仅仅采取预防性措施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