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盛顿逼中国反对俄罗斯能否得逞?

《外交政策》杂志发表了一篇文章,标题是:“华盛顿错失了让中国反对俄罗斯的机会”。
Sputnik
作者在文章的开头就立马强调:由于 特别军事行动,中国发现自己处于不利地位。 当时共有6000名中国公民无法及时撤离,因为俄罗斯没有事先与中国协商,甚至没有宣布开始军事行动的意图。北京已经破坏了自己在欧洲人中的形象,因为人们最初以为中国即使不加入反俄制裁,也会大力谴责俄罗斯的行为。 况且正如《外交政策》写道的那样,乌克兰是中国最重要的军事和农产品供应国,是“一带一路”倡议的参与者。而如今,这意味着在新世界秩序开始之前由于短视而宣布与俄罗斯建立“无上限合作关系”的中国不知道怎样有尊严地摆脱这种局面。该杂志还抱怨说:美国没有利用当时的机会开始与中国合作对抗俄罗斯,相反,继续对中国进行道德上的攻击:实际上中国仍在继续发表亲俄言论,不过中国宣布使用核武器是不可接受的——就凭这一点还是要感谢中国的。最后,文章作者通过历史对比得出美国一向行动迟缓的结论。苏中关系在 1960 年代初期开始恶化,尼克松和基辛格直到 1971 年才想到与中国交朋友反对苏联。《外交政策》指出,可以让这段历史重演,但不能拖延。
奇怪的是,没有西方媒体深入研究俄中关系的细节,尽管这些西方媒体通常不是用所谓即将到来的“威权修正主义者”双边联盟来吓唬世人,就是相反,乐此不疲地说什么莫斯科和北京之间的关系正在破裂。第一,两国发展关系,首先都以本国利益为导向。 中国购买邻国、世界上最大能源资源供应国、全球可靠合作伙伴俄罗斯的石油和天然气,对中国来说不是一件好事吗? 或者俄罗斯无需坚持自己的立场,抛弃美国将北约东扩以及在亚太地区建立反华联盟的侵略性政策是紧张局势加剧和动荡的根本原因的观点。另一方面,俄中伙伴关系并不意味着对对方需履行某种严格的盟友义务,包括集体防御。俄中专家一致认为,正是这种情况使俄中关系如此牢固和稳定。俄中这样的大国的利益并不总是一致的,这也是很自然。每个国家都有权按照自己的利益行事,而不违反任何义务。
例如,俄罗斯在南海领土争端中不站在任何一方。中国也一样,在与俄罗斯合作中不规避西方制裁。不管怎样,很难指望北京愿意以牺牲与北方最大邻国的关系为代价来发展与美国的关系。毕竟中国明白美国不惜一切代价遏制中国发展的愿望是客观的长期趋势,与中俄关系如何发展没有丝毫关系。
俄中将进一步深化战略伙伴关系应对外部压力
一方面,西方集体想要拉拢中国,但同时,例如,澳大利亚正准备购买水雷,以保护其海岸免受似乎可能的中国扩张的影响。彭博社援引澳大利亚国防部的消息称,堪培拉拟斥资7亿美元采购新一代海军反舰水雷。这些将是“智能”水雷,可以区分军用浮动目标和民用船只。彭博社的文章指出,澳大利亚之所以采取这些措施,是因为中国军事建设突飞猛进,在太平洋地区的影响力日益增强。 中国与所罗门群岛的协议似乎允许中国在未来建立距离澳大利亚海岸仅 2000 公里的海军基地。澳大利亚与盟国之间的所有军事技术合作项目,包括盎格鲁-撒克逊联盟 AUKUS——其中包括建立澳大利亚核潜艇舰队——都是因为澳大利亚对中国日益增长的军事力量的担忧。彭博社的文章写道,AUKUS框架内的澳大利亚潜艇项目的一些细节将很快公布,核潜艇将于2040年交付。可见,问题依然存在,如果西方本身将北京视为自己主要的长期政治和军事对手,中国又怎么能信任西方集体?
中澳贸易有望破冰,双方关系或更进一步
在技​​术领域,从媒体报道中可以看出,美国甚至不会就此止步,会继续试图说服盟友加入反华技术限制行列。 据新加坡《海峡时报》报道,荷兰和日本很快将加入对中国的半导体限制。该报写道,去年10月拜登政府宣布了前所未有的措施,禁止向中国供应生产最新一代芯片所需的任何设备和技术。但美国认识到,只有半导体行业的其他主要参与者加入,这些制裁才会有效。尽管美国仍然是半导体技术领域无可争议的领导者,但如果没有荷兰和日本公司提供的设备,全球制造过程的某些环节是不可能实现的。直到最后一刻,海牙和东京都拒绝给出明确的答案——是否会加入强大的反华制裁行列。现在荷兰首相吕特在达沃斯论坛间隙透露, 不久的将来可能达成有关协议。不过,吕特没有具体说明荷兰在与中国技术对抗中会走多远。《海峡时报》认为,制裁范围不会太大:例如,与美国不同,荷兰和日本不会禁止本国公民为中国半导体制造商工作。况且,包括美国在内的半导体行业人士已经对新的制裁政策表示不满,认为失去中国市场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此外,美国公司担心它们在中国的地位会被未加入制裁的国家的企业所占据。当然,如果日本和荷兰完全限制对中国现代技术和设备的供应,北京确实无法发展自己的实力和生产最新一代芯片。但这些措施对实施这些措施的国家自身能力的影响尚不清楚。以ASML为例,声称公司产品的需求如此之大,中国订单的损失很容易通过增加对其他国家的供应来弥补,而东京电子则相反,甚至不掩饰中国订单的影响:“减少向中国供应将给公司带来巨大损失,”《海峡时报》写道。
荷兰拒绝盲从美国对华出口限制或产生示范效应
据 GZERO Media网站报道,俄罗斯和巴基斯坦或将签署一项前所未有的石油协议,而中国将在其中扮演中间人角色。报道称,莫斯科和伊斯兰堡正在讨论从俄罗斯向巴基斯坦供应石油的可能性。 这是一笔双赢的​交易。由于七国集团实施的制裁以及油价上限的规定,俄罗斯需要新的市场。巴基斯坦需要廉价石油。中国是这笔交易中最重要的中间人。在受到国际制裁的条件下,莫斯科用人民币进行交易会方便很多。巴基斯坦急需能源资源,这是最大的进口项目。问题是巴基斯坦的外汇储备正在迅速减少。 一年前是170亿美元,现在只有43亿美元。巴基斯坦可以用人民币买俄罗斯的石油,也可以通过和中国的货币互换换来人民币。中国作为巴基斯坦最重要的贸易伙伴的地位使其成为可能。GZERO Media 指出,从经济角度来看,这对伊斯兰堡有利。
俄罗斯卫星社不对转载自外国媒体的信息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