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该法案的讨论是以加速度进行的。拜登政府坚持要尽快通过该文件。延误一天就会扩大美国与其主要地缘政治对手中国之间的技术差距。拜登政府就是这么说的,并敦促参议员们团结起来,在美国技术领导地位面临威胁的条件下搁置分歧。
该法的实质在于,它为将半导体生产返回美国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政府激励措施。尽管美国仍然是芯片制造关键技术的主要供应商,包括电子设计自动化工具(EDA Tools),但最终产品并非在美国制造。几乎所有美国芯片制造商——英特尔、美光科技、德州仪器等,都在中国拥有独资的或合资制造。多年来中国对全球供应链的渗透如此之深,几乎所有的芯片制造商都在中国进行产品的封测。
最终让美国在全球芯片产量中的份额不超过 10%,而东亚占这些产品产量的75%。拜登签署的《芯片法案》设定了增加美国在全球芯片生产中的份额的主要目标。为此计划在未来五年拨出390亿美元用于扩大国内芯片生产。美国商务部将另外获得 110 亿美元,用于帮助研发先进芯片的生产。最后,15 亿美元将用于“公共无线供应链创新基金”。该基金将帮助当地电信公司与中国科技巨头华为竞争。此外半导体公司将能够获得 25% 的投资税收抵免。按照该法制定者的设想,CHIPS ACT 将为美国人创造数以万计的就业机会。
英特尔或德州仪器等科技巨头似乎应该是新法律的主要受益者:在接下来的五年里它们有充足的机会吸引公共资金——这对于资本主义美国来说是极其罕见的情形。然而,在该法案的听证会上,业界代表对此表示怀疑。主要问题是,只能在一个条件下获得公共投资:未来十年企业不应投资扩大在中国的生产。但对于大多数半导体公司来说,中国是其产品的主要市场。每年中国进口价值近 4000 亿美元的芯片,比原油还多。美国制造商有充分的理由将产品的最终产量转移到中国。首先,中国拥有完善的生产和物流基地。其次,靠近销售市场可以降低运输成本(芯片不装在海运集装箱中,因此物流非常昂贵)。
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家对外开放研究院研究员、全球化与中国现代化问题研究所所长王志民认为,美国通过的这部法律与市场全球化的趋势背道而驰。它人为地限制和打破在客观市场条件下建立起来的全球供应链,而这无疑会给全球半导体产业带来更大的困难,而不是在困难时期支持它。王志民专家说:
“该法案不仅扰乱国际贸易市场,也有悖于美国国内的自由贸易原则,更不符合市场全球化趋势。法案签署的目的非常明确,即针对中国,无论是禁止对华投资还是不允许封装检测研发等。另外,美国当前想要联合韩国、日本和中国台湾地区组建‘芯片四方联盟’,以遏制中国科技产业的发展,但是实际上供应链和产业链的分工有自己的市场规律,强行脱钩只会打击产业的长远发展。”
美国无论以何种手段遏制中国科技行业发展,都会直接损害美国企业的利益。早在 2019 年,当美国首次对华为实施限制时,高通、英特尔、美光科技等公司损失了 100 亿美元的收入——这是中国公司每年购买的电子元件数量。 自然出现一个问题:王志民专家指出,美国政府是否向半导体公司提供了如此多的补贴,以换取中国市场的损失?王志民专家接着说:
“我认为,该法案无论是短期还是长期都不利于美国芯片产业的发展。对相关企业而言,短期内看似获得一定补贴,但是长期丢失中国大市场,也有损于企业的经营利益。而且美国想要芯片制造端回流本土,恐怕难度也不小。毕竟美国的制造能力较弱,劳动力成本颇高,市场整体呈萎缩态势。但是目前在美国国内政治层面反华已经成为政治正确,这一趋势很难被扭转。”
王志民专家承认,短期内美国采取的措施对中国半导体产业来说将是非常不利的。在供应链全球化的背景下,美国重拾技术保护主义自然会蔓延到整个世界市场。另一个问题是,即使美国政府愿意为遏制中国付出如此高昂的代价,华盛顿将如何有效地抵制市场的客观现实尚不清楚。白宫网站上发布的关于 CHIPS ACT 的说明中举了美光科技的例子:该公司承诺投资 400 亿美元在美国开发存储芯片的生产。说明中还指出,最终目标是将美国在全球存储芯片市场的份额从目前的 2% 提高到 10%。相比之下:中国存储芯片制造商长江存储科技有限公司(YMTC)在两年内将其全球市场份额从 1% 提高到 5%。根据市场研究和战略咨询公司Yole development pement (Yole)的预测,五年内仅长江存储就将拥有至少 13% 的全球市场份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