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世界对中国经济增长预期不大乐观

中国7月贸易顺差扩大至历史新高。据海关统计,中国以美元计价的出口同比增长18%,远高于预期。然而世界市场对中国 GDP 增长的前景并不乐观:由于对能源需求疲软的预期,油价正在下跌。
Sputnik
在撰写本文时,布伦特原油期货交易价格为 94.41 美元/桶,而 WTI 原油交易价格为 88.58 美元/桶。可见,在过去一周油价经历了自 2020 年 4 月以来的最大跌幅,当时世界正面临着 COVID-19 全球肆虐的后果。自 2 月以来布伦特原油已下跌 13.7%,而 WTI 已下跌 9.7%。中国出人意料的向好贸易数据应该会重振市场:中国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进口国。 6 月中国每天购买 879 万桶这种原材料。
事实上,中国在 7 月份的贸易表现确实非常出色,贸易顺差上升至 1010 亿美元。这是自1987 年中国开始公布对外贸易统计数据以来的最高记录。不过,并非是因为形势对医疗产品的特定需求,出现了有利于中国的贸易优势,例如,在 2020 年全球第一波COVID-19 高峰期就是这种情况。据高盛分析师称,中国出口的急剧增长源自汽车、钢铁和轧材以及纺织品领域的发展。7 月份汽车出口同比增长64%,是上月的三倍。钢材交货量增长41.2%。进口中国商品增长最快的是东盟国家和欧盟(分别为+33.5%和+23.2%)。中国对俄罗斯的出口也显着增加(+22.2%)。 中国仍然严重依赖出口来发展本国经济。积极的贸易统计数据应该表明增长前景良好。然而,统计数据以货币形式表示,在许多方面,增长既可能表明实物出口的增长,也可能是因为物价的增长。正如彭博社指出的那样,中国出口价格的上涨与美国的消费价格上涨同步。此外,7月份中国出口大幅增长可能是由于东盟国家滞后性需求——上海封城期间,港口工作时断时续,造成物流困难。最后,遭受通货膨胀之苦的美国和欧盟现在可以囤积仓库,以便为自己提供“未来”所需的货物,并为通货膨胀风险提供保险。COVID-19 疫情仍然是最重要的风险因素。《管理现代化》杂志社常务副主编卞永祖在接受俄罗斯卫星通讯社采访时表示,中国对新冠病毒的零容忍战略自然会影响经济成本。

卞永祖专家说:“当前国际对中国经济预期不大乐观,一方面与严格的防疫措施有关,今年以来上海、吉林等地发生较大规模的疫情,这对地方经济的发展都造成一定影响,比如上海第二季度的经济数据表现就比较差。另一方面从国际角度来看,一些国家已经宣布取消防疫措施,之后当地的经济可能将逐渐复苏。而疫情期间中国对外出口了大量其他国家所需商品,国际市场可能担心,其他国家的经济活动恢复将对中国对出口产生一定负面影响。”

中国海关总署:2022年前7个月中俄贸易额977.14亿美元,同比增长29%
卞永祖专家表示,在全球大流行初期美国和许多其他国家依靠超低利率刺激其经济的高通胀,全球市场动荡——所有这些都对需求增长构成了一定的威胁。 因此,中国必须努力消除对发展前景产生负面影响的国内因素。外部市场环境变化很快,中国出口需求不稳定。所以必须押注国内市场。
卞永祖专家继续说:“目前全球经济发展的前景并不乐观,尤其是一些国家货币政策的转变,包括很多国家的高通胀率,都使得全球经济面临巨大压力。再加上一些国家金融市场的风险还在聚集,甚至有发展中国家出现严重债务危机的情况。所以我国也应该提前做好准备,避免境外负面环境影响国内经济的发展。我认为还需要落实一些新的措施,比如加大对中小企业各方面的支持,包括资金以及用工。同时在疫情常态化的情况下,政府还应该出台一些便利化措施,排除企业在经营方面的困难。另外,中国经济发展也需要从内需着手,加大解决就业力度,促进居民收入增长,扩大通信市场,使商品的流通更加便捷。
“对于中国经济中的一些风险点,我认为应当重点关注,尤其是房地产企业的问题。如果居民住房得不到妥善解决,无论是生活还是消费都会受到较大影响。只有处理好风险点,经济才能更加健康发展。”
新一波 COVID-19疫情以及房地产行业的困难是国际金融机构和组织降低对中国经济增长预测的主要原因。例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将今年的预测下调至 3.3%。但中国政府并未放弃GDP 增长 5.5% 的既定目标,尽管已认识到实现这些目标并非易事。上周中国国家发改委表示,中国经济正处于企稳回升关键窗口。第三季度将具有决定性。2022年中国经济增长的最终结果将取决于在此期间能成功达到怎样的指标。
中国海关总署:2022年前7个月中美贸易额4523.09亿美元,同比增长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