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将确保自己免受外部经济冲击

面对国内外因素变化给经济带来的压力,中国将加大宏观调控力度,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做出此番表示。卫星通讯社采访的专家认为,中国一方面在致力于全球经济一体化,但同时又要确保自己免受外部冲击。
Sputnik
此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发文指出,中国将着力降低经济对外依存度。同时也谈到了增加对外开放,为中国市场的所有参与者制定统一规则。中共中央国务院最近发布了《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根据此份文件,工作将集中在几个方面。其中包括刺激内需,确保自由流通,发展高效的生产和营销网络。文件概述的主要目标是,持续推动国内市场高效畅通和规模拓展,加快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进一步降低市场交易成本,促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培育参与国际竞争合作新优势。
《南华早报》援引在华外商界人士的话称,外商对这份公布的文件仍持矛盾心态。一方面,文件中提出的目标和任务没有丝毫新意。多年来中国一直表示努力为本国和外国公司创造公平竞争环境的愿望。如果这最终发生,欧洲商会的代表说,这将是绝对的成功,也是加强双边经济合作的重要一步。
世贸组织将2022年世界GDP预期下调至2.8%
另一方面,许多人对减少经济对外部因素依赖的内容感到困惑。外国企业还不明白这背后的原因。如果指的是加速进口替代和独处趋势,这可能会对贸易和产业合作产生负面影响。
自 COVID-19 大流行开始以来,中国一直在强调所谓的“双循环”概念——刺激国内市场,发展国内供应链,扩大国内需求,同时保持与外部,即国外的联系。这一概念已成为对客观现实的回应。面对尚未结束的大流行,供应链出现中断。各国接连经历新冠疫情的周期性爆发,而限制性措施并非同步。结果,在全球供应链中多处出现了瓶颈。这导致某些商品短缺、通货膨胀、生产停工、业务低迷。包括餐馆、旅游业等在内的服务业遭受的损失最大。
现在中国正在经历另一波感染。包括中国金融中心上海在内的许多城市被迫实施严格封锁。自然这会给整个经济、生产和物流系统带来沉重压力——不仅给中国,而且给全球。上海港商船的延误导致货物出港延误,最终已经威胁到一些货物的短缺。
面对这些困境,中国采取自我防范措施自然很重要。事实上,考虑到中国已经高度融入全球供应链,全球经济健康如何也将取决于中国怎样应对这些挑战。西南财经大学国际商学院教授逯建在接受卫星通讯社采访时表示,李克强总理谈到中国将采取宏观措施是有原因的。在他看来,中国政府推动的措施旨在履行中国在“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框架内承担的义务。逯建专家说:
“我认为主要还是推动落实RCEP,因为这一协定包含的内容非常多,给企业发展带来了不少机遇,需要加以把握和利用。另外,预计可能还会出台一些非开放性的宏观措施,但是具体内容有待进一步观察。总体来看,虽然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增大,但是中国只要做好自己的事情,应该就会有所收获。”
中国一再强调,不会将自己与世界经济贸易隔离开来。北京正在减少禁止外国投资领域的数量。中国政府愿使中国成为对外国投资更具吸引力的乐土。金融、保险等重点领域外资股比限制正在放开。同时在地缘政治不稳定的影响下,美国挑起的去全球化过程(不妨想想美国单方面退出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或多年来试图说服盟友拒绝与中国在电信领域),全球化的步伐自然也在放慢。但正如逯建专家指出的那样,区域层面的整合进程正在加强。他说:
“近年来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是有衰退的趋势。一方面美国自特朗普政府以来,更加渴望建立自己的工业体系和销售体系,升级自己的科技产品,另一方面疫情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外部因素。再加上此次俄乌战争也给世界经济带来了巨大的冲击。
“虽然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在衰退,但是区域经济一体化正在加深。我们可以看到,RCEP的达成、中国申请加入CPTPP都是区域经济一体化加深的表现。至于今后全球经济和力量的平衡将如何发生变化,我认为这还是一个很长远的事情,只能说走一步看一步。不过中国渴望全球一体化的主观愿望和能动性不变。”
中国希望在某些行业实现技术独立的愿望也是出于国家安全考虑。但中国并不是技术“脱钩”的始作俑者。华盛顿一直对中国公司施加限制,以保护知识产权为借口限制其获得技术。因此发展自身能力和基础技术基础正在成为一种战略选择。
按照目前的五年发展规划,到2025年中国基础研发投入将以每年7%左右的速度递增。到那时对有前景的技术行业的投资可能超过 1 万亿美元。同时中国也随时做好了对外开放的准备,填补美国放弃多项一体化举措后形成的真空。中国去年正式申请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此外中国还 计划加入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 DEPA),这意味着在数字贸易问题上协调并加强参与国间的合作。据 世贸组织估计,到2030 年通过引入数字技术,贸易将能以每年 2%的平均增速发展。因此,可以说,中国正在努力将本国经济融入最有前景的领域,进而大力推动世界​​经济和贸易的发展。
美国制裁促使金砖国家远离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