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在人工智能医疗保健领域处于领先地位

COVID-19 大流行给各国医疗保健系统带来了巨大压力。中国以比许多国家更快的速度应对疫情,并继续坚持“零容忍”战略。医疗保健的压力,加上庞大数量的人口,导致医生短缺,迫使中国求助于新技术。在今天的“外国媒体看中国”节目中,我们先来看看,在过去的几年里中国是如何成为人工智能医疗保健领域的领先者的。
Sputnik
据英国《金融时报》报道,中国非常重视吸引高新技术发展医疗保健。这是国家“健康中国2030”规划的重点内容。尤其是中国在应用人工智能帮助医生诊断和治疗各种疾病方面取得了跨越式的进步。例如,总部位于北京的医疗科技初创公司 Airdoc 成为第一家获得有关部门批准将其 AI 算法应用到各地诊断眼疾的公司。高精度扫描视网膜的程序不仅可以确定疾病,还可以推荐治疗策略,包括手术。《金融时报》指出,中国有 44800 名眼科医生,对于14 亿人口来说,这个数字很小。因此,使用软件算法是加快诊断过程的重要工具。中国医疗科技公司在人工智能领域取得成功的原因在于,中国在个人医疗数据使用领域有其优惠政策。公司可以使用来自全国各省的数据来训练基于这些数据的神经网络。同时,例如在美国,相当一部分私人诊所不向第三方提供数据。所以美国的 AI 培训只能满足于来自少数几家诊所的少量数据。结果,尽管美国的医疗科技初创公司积累的资金是中国的两倍(24 亿美元,2020 年为 14 亿美元),但中国公司有能力创造更准确、更复杂的软件产品。英国《金融时报》指出,大量敏感医疗数据的可用性会造成一定的泄漏和滥用风险。然而中国在立法层面试图解决这个问题。去年夏天通过的《个人信息保护法》要求公司和机构在使用、存储和处理其个人数据时必须获得用户的知情同意。英国《金融时报》的文章最后写道,与欧洲《通用数据保护条例》一样,该法律规定公司有责任确保数据安全。
据美国商业新闻频道 CNBC 报道,COVID-19 大流行不仅暴露了医疗保健领域的瓶颈,还表明了供应链的脆弱性。例如,在中国,供应链运作中的任何甚至很小的中断都会对整个全球供应链产生“多米诺骨牌效应”。这也再次印证了中国在全球价值链中作用的大小——它保障了贸易、生产和物流。例如,深圳天津宁波西安等城市已成为全球物流和制造中心。一旦因新冠疫情而被封锁,世界其他地区马上就会感到这些城市的供应中断。中国正在将这种流行病的传播速度保持在历史最低水平。 COVID-19 的 7 天移动平均发病率是每 100 万人每天感染0.04 人。不妨作一比较:日本这个数字是 568.8,韩国是290.41,印度是 180.35。中国拥有完善的基础设施,可以在出现病毒传播威胁的情况下快速卸载一项或多项物流能力。CNBC 最后说,随着疫情在全球范围的传播,破坏还会继续发生。
中国生态环境部:2020年中国PM2.5浓度同比下降8.3% 地级及以上城市优良天数比率为87%
据路透社报道,中国的空气质量在过去一年明显改善。报道称,PM 2.5 颗粒的数量减少了9.1% ,降至 30 微克/立方米。这个数字甚至比中国官方空气质量标准35/立方米微克还要好。在中国北方的一些地区空气质量的情况不太好:在北京、天津、河北省,PM 2.5 的水平超过了 40 微克。但仍比一年前低5.7%。路透社指出,减少有害排放是中国国家政策的优先事项,尤其是在北京冬奥会前夕。据中国生态环境部统计,全年全国339个城市的有害物质浓度均有所下降。
卫星社不对转载自外国媒体的信息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