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应避免重蹈美国覆辙

中国应当避免犯美国的错误,防止工业生产占GDP比重下降,中国社科院原副院长、现任中国央行顾问蔡昉在佛山实体经济论坛上发言时表示。他说,美国之所以失去竞争力,恰是因为工业生产离开了美国。
Sputnik

中国新的五年计划意味着什么
这位中国专家指出,中国出现了类似趋势——工业占比正在不断下降。如果说2006年工业部门占GDP的42%,那么到2019年这一数字下降到了32%。此外,直接工业生产占比甚至更低,目前不到28%。新冠疫情并没有让该行业的境况有所改善,特别是在出口导向型行业,因为与中国不同,许多国家仍没有战胜大流行以及由此而引发的危机。这就减少了全球对中国商品的需求。结果,在中国国内对工业投资正在下降。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的数据,今年1月至2月中国制造业的年度投资下降3.4%。而对房地产市场的投资同期却增长7.6%。

中国长期以来一直拥有全球工厂的头衔。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已经建立了世界上最发达的产业基地和相关供应链。现在中国可以提供具有各种不同附加值的产品的工业生产——从水泥和毛绒玩具到计算机、智能手机和高科技医疗设备。根据联合国2018年的报告,中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工业强国。中国占世界工业总产值的28.4%。排在第二位的是美国,但美国所占份额仅是中国的一半。

美国曾经是全球工业的领导者。但是随着经济的增长和美国平均生活水平的提高,为了降低成本,美国企业开始将生产转移到劳动力便宜的国家,包括向中国转移。而美国则将重心放在服务和金融领域,以为不断壮大的中产阶级将成为消费经济的主力军。但现实中一切适得其反。在工业繁荣时期形成的强大的美国中产阶级开始减少。美国的基尼系数在1992年为0.43,在2018年已经为0.49(该系数越高,社会分化就越大)。相对而言,这是中国2009年的数字,但此后一直在稳步下降,到2019年降至0.46。

然而中国目前面临着美国曾经面临的同样挑战。中国人的生活水平正在不断提高。 20多年来中国人均GDP增长了十倍。在三月的“两次会议”期间,中国政府制订了一项任务,即到2035年使人均GDP达到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根据世界银行的标准,这一数字从20000美元到30000美元不等。可见中国将不可避免地丧失最重要的竞争优势——廉价劳动力。国内消费也将变得越来越重要,服务业成为经济的主要驱动力。2020年服务业占国内GDP的54.5%。这就是为什么一些中国专家开始警告不要重蹈美国覆辙。资深金融证券专家何晓宇在接受卫星通讯社采访时指出,中国无论如何都需要保持工业强国地位。

他说:“中国通过多年的努力成为了制造业大国,获得了‘世界工厂’的称号。这除了与当时中国劳动力相对廉价和国人的勤劳勇敢有关外,也与美国为了节省成本外迁制造业的背景相关。世界第一制造业大国的地位不仅给国家和老百姓带来了很多红利,同时也提升了我国的国际地位。我想不管怎样,我们也应该努力维持这一既得的成绩。而且在全球博弈过程中,美国已经意识到制造业外迁所带来的不利影响,积极倡导企业回迁。那么在中国好不容易已经拥有这一成果的情况下,当然需要尽力去巩固,不能为了实现科技创新和发展服务业的远景目标而丢失已有的成果。”

中国在应对物价上涨方面比许多发达国家做得更出色
第十四个五年计划决定,中国必须将工业生产在GDP中的比重保持在稳定水平。甚至提升其竞争优势。有关中国发展的众多目标性计划,包括“中国制造-2025”,“中国标准-2035”,都是为了增强中国的工业和创新潜力。面对与西方国家关系的日益恶化——多年来西方一直是中国关键技术的来源,北京意识到需要依靠自身力量来实现技术和产业独立。另一方面,如果违反包括相对优势在内的经济法则,中国可能会重犯另一个国家的错误,而犯这个错误的已经是原超级大国——苏联。在铁幕和两个体系之间的意识形态对抗的条件下,苏联试图在几乎所有经济领域实现最大程度的独立性。然而,最终这导致了根本性的失衡,并在整个关键领域表现滞后。何晓宇专家解释说,正因为如此,对中国而言,保持“内循环”和“外循环”的平衡十分重要。

他说:“过去由于国内消费市场水平较差,我们是没有办法实现内部经济的循环。后来随着改革开放,中国人民的生活相对富裕起来,内部市场也发展得不错,有实力带动我们的制造业和服务业,所以才提出了‘内循环’的概念。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外部市场对我们来说同等重要。中国若要成为一个崛起的大国,无疑需要坚定不移地推动改革开放,需要‘内循环’和‘外循环’的双驱动。我们可以看到,今年1-2月份进出口份额并没有因为西方的干扰而萎缩,反而是有所增长的。”

美国已经意识到有必要将关键生产返回本国。实际上特朗普政府和现任政府都在呼吁美国公司在本国领土创造就业机会和产品。首先,需要支持实体经济。第二,有时这关系到国家安全。例如,在这次大流行中,事实证明,美国不仅依赖中国提供医疗设备和个人防护设备,甚至还依赖某些关键药品。然而这种趋势已经很难逆转。目前尽管存在政治方面的障碍,但大多数美国公司仍在努力保留自己在中国的业务。或者像苹果公司那样,将其部分产品转移到东南亚发展中国家,但不转移回美国。可见,在一定条件下将工业生产在GDP的比重维持在哪怕较小但稳定的水平要容易得多,例如,德国在过去27年间将工业生产在经济中的占比一直保持在2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