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这项新规,从12月1日起禁止使用塑料膜、袋和包装、食品用纸板箱、一次性盘子、饮料杯和吸管等。 今后这些用品不仅在海南买不到,而且还被禁止使用。 但有它们的替代品。徐文专家说:“我认为,像可降解的环保布袋或者编制竹篮等都可以代替塑料”。
除了禁止使用一次性产品外,海南还采取了许多改善生态环境的措施,包括推进垃圾分类以及使用新能源汽车。徐文专家解释说:“海南作为全国范围内独一无二的海岛,属热带季风气候。而且目前海南也确实存在生态破坏加剧的一个趋势,包括海洋的过度捕捞和开发,以及开发海岛过程中产生的一系列问题。我想这些都是海南大力保护生态环境的原因。另外,海南毕竟是较小的一个省份,在政策的执行过程中,若是执行力度达到一定的要求,通常会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
我们此前曾提到,从2021年1月1日起中国暂停执行以任何形式进口固体垃圾的规定。中国从2017年就已开始减少垃圾进口量。数据显示,2017年、2018年,中国固体废物实际进口量同比分别下降9.2%、46.5%。2019年中国固体废物进口总量为1347.8万吨,同比减少40.4%。
徐文专家指出,“我认为,我们在处理垃圾填埋和堆放问题方面是比较成功的,比如将垃圾进行集中处理或者运送到垃圾焚烧厂。”
截至2020年11月15日,中国固体垃圾进口总量为718万吨,比去年同期减少41%。
中国政府也正在逐步引入垃圾分类和处理系统。截至2019年底中国已有237个城市开始对垃圾分类。上海成为实施该计划的重要城市之一。
根据上海市政府报告《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在给垃圾分类的一年内,该市90%的地区达到了规定。建造了6000个分类交付点,170个中转站和10个配送中心。干垃圾焚烧和食物垃圾处理的总容量为每天24350吨。但徐文专家认为,在这方面仍有改进的空间,
徐文专家说:“目前比较被大众熟知的‘垃圾分类’措施,虽然是可行的,但是现阶段还存在着一定的难度。因为居民对垃圾分类尚未形成清楚的认知,包括在垃圾分类方面个人需要怎么做都比较模糊。我想今后在这方面可能居民在家中提前做好分类再投放到垃圾箱比较好,或者在外面应当把垃圾分类的箱体尽可能地摆放清楚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