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评人:立陶宛在南海问题上碰瓷中国是为了讨好欧洲国家

© Depositphotos.com / Eabff时评人:立陶宛在南海问题上碰瓷中国是为了讨好欧洲国家
时评人:立陶宛在南海问题上碰瓷中国是为了讨好欧洲国家 -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1920, 05.07.2025
关注
评论
当地时间6月30日,立陶宛国防部长萨卡利埃内与菲律宾国防部长特奥多罗在马尼拉举行联合发布会,宣布两国签署了防务合作谅解备忘录。萨卡利埃内还鼓励菲律宾谴责中国在南中国海的行动。她说,中国的行为正在破坏一个和平友好邻邦的形象。中国时政评论人司马平邦在接受俄罗斯卫星通讯社采访时表示,立陶宛之所以愿意在中国问题上保持存在感,是为了讨好美国和某些欧洲大国。
司马平邦说:“近年来,离中国地理距离遥远,且几无任何利益关联和冲突的立陶宛,其政客向来喜好跳来跳去炒作中国题材,以碰瓷中国。立陶宛之所以愿意如此保持存在感,在我看来多半缘于这些政客个人投美国和某些欧洲大国所好,以期未来能在北约或欧盟体系里混个‘好前程’。”
他指出,这样的事已经不乏其例,立陶宛国防部长萨卡利埃内的目的亦如此。
立陶宛自独立后长期将美国作为其国家的“保护伞”,在2004年加入北约后更是加强了这一依赖。2019年,立陶宛国家安全部和军情部门发布的《2019年立陶宛国家威胁评估》报告首次将中国列为国家安全威胁; 2021年5月,立陶宛议会通过关于新疆、香港议题上的决议,还举办“新疆问题听证会”,并对香港事务妄加评论。同月,立陶宛宣布退出中国领衔的中东欧“17+1”合作机制。2021年7月,立陶宛外交部宣布允许台湾当局以“台湾”为名义在立陶宛首都设立“代表处”。
立陶宛的举动公然践踏一个中国原则,中国随即宣布将两国外交关系降至代办级,撤回驻立大使。2024年11月,立陶宛政府将中国外交官列为“不受欢迎的人”并限期驱逐。2025年5月,随着中国驻立陶宛最后一位外交官离开立陶宛,中立两国外交关系降至历史冰点。眼看修复外交关系无望,立陶宛寻求与菲律宾建立更紧密的联系。
司马平邦表示:“作为美国在亚洲的仆从国,菲律宾本身也有这样的需要,虽然立陶宛未在南海争议上为菲提供任何的实质性支持,但与远在欧洲的立陶宛‘共抗’中国,足以给菲律宾壮胆,有助于帮助自己赢得与美国和北约在对华安全认知上的一致。”
近年来,菲律宾在南海屡屡生事,不断在中国南沙群岛仁爱礁海域侵权挑衅,并持续散布虚假信息,渲染炒作,抹黑中国。 美国不仅对菲方挑衅行为怂恿支持配合,还颠倒是非,对中方横加指责。菲律宾总统小马科斯自2022年上台以来,明显加大了对中国南海主权声索的抗拒力度。美菲1951年签署的《共同防御条约》成为华盛顿扩大介入南海事务的关键抓手。今年5月,美菲两国海岸警卫队首次在菲律宾沿海举行联合军事演习。继之前美军提议在菲律宾部署第二套“堤丰”中导,菲防长特奥多罗举双手赞成后,日前特奥多罗又表示,欢迎美国在苏比克湾前军事基地建设弹药生产和储存设施。7月3日,美国海军“尼米兹”级核动力航空母舰CVN-73“乔治·华盛顿”号抵达菲律宾马尼拉港访问。
菲律宾还一直在与其他国家建立防务伙伴关系网络——除主要盟友美国外,菲律宾还与日本和新西兰签订了部队互访协议,并与德国、英国和加拿大等国签订了其他防务合作协议。
司马平邦补充说:“ 我认为中国过往在南海岛礁争议上对菲律宾的态度过于容让,并没有换到对方的尊重和理解,反倒令其把事情越闹越大,这也值得中国对相关政策进行反思和修正。随着越南与美国达成投降迹象明显的贸易协议,未来美国对南海事务的参与力度只会增加,而不会缩手,这也让菲律宾和立陶宛等看到了新的碰瓷中国的机会。”
他指出,中国的外交政策向来在针对美西方大国时会针锋相对,而针对某些区域性国家或欧洲小国鲜少疾言厉色,更不会实施有力报复。“但我认为对菲律宾的马科斯政权,中国还是要慎重其事,应谋划具体和有效的反制预案,绝不能让癣疥之疾发展到心腹之患。而且这也合乎国人民的强烈诉求。”
菲律宾:美日澳菲拟在东海南海设“单一战区” -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1920, 02.07.2025
菲律宾:美日澳菲拟在东海南海设“单一战区”
新闻时间线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