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的反华关税:长期博弈还是敲诈勒索?

© AP Photo美国总统特朗普
美国总统特朗普 -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1920, 14.04.2025
关注
评论
根据一些评估,美中之间的贸易摩擦在短短几天内已经升级到了堪比相互禁运的程度。卫星通讯社试图理清美国对华发动关税战的计划。
近日,美国财政部长、特朗普的老朋友斯科特·贝森特在接受美国媒体采访时,就北京为回应美国的行动而征收关税时发表评论称:“我不称之为贸易战。但中国升级了。而(特朗普——编者注)总统非常勇敢地做出了回应...... 也可以说,他(特朗普——编者注)令中国陷入了不利境地。他们(对美国关税 —— 编者注)做出了回应,他们向全世界表明他们是‘糟糕的演员’。而我们则准备与那些没有做出回应的盟友和贸易伙伴合作。信号很简单:不要反击,一切就都会好起来。”
贝森特发表此番言论时,特朗普已经宣布对大多数贸易伙伴实施的加征关税措施暂停90天。据贝森特称,当相当多的国家为了降低华盛顿设置的贸易壁垒而表示希望按照美国的条件重新审视与美国的贸易条款时,中国就已经处在“被包围”的境地。特朗普本人则用粗俗且傲慢的言辞谈到了一些未指明的国家政府,为了重新赢得他的好感并与美国达成协议,这些伙伴愿意做出任何让步。与此同时,因加征关税后又暂停关税而引发的股市波动,让最富有的美国人又额外增加了数十亿美元的财富,其中许多人都是美国总统核心圈子的成员。比如,埃隆·马斯克的财富增加了360亿美元,马克·扎克伯格的财富增加了260亿美元,而英伟达老板黄仁勋的资产增加了155亿美元。
“关税” 一词是特朗普主义者意识形态中的关键术语,也是其全球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按照现任政府支持者的观点,上世纪由美国自身构建的全球贸易体系已经不能给美国带来好处。特朗普和他的下属们幻想着通过国家的再工业化,以求在与中国的竞争中实现更大程度的自给自足,并在美国经济萧条的地区增加稳定的就业岗位。此外,华盛顿打算解决因冷战期间和冷战之后,美国与一些欧洲和东亚工业大国签署的一系列协议所形成的的巨大的贸易逆差。特朗普主义者认为,在全球范围内征收关税,还应消除那些出口很大一部分面向美国的国家存在的漏洞。与此同时,通过为美国国内企业创造有利条件,特朗普期望将国内外的公司吸引到美国。最后,即使摧毁既定的自由世界秩序和贸易体系,特朗普主义者仍然打算竭尽全力维护美元作为世界储备货币的地位。
正如许多分析人士指出的,而且从特朗普团队中一些关键的经济学家的言论也可看出,关税只是本届政府实现既定目标的第一步。在关税冲击之后,特朗普主义者打算利用美国的消费市场以及美国提供的安全保障作为杠杆,重新考虑与美国势力范围内众多国家的合作条件。美国可能会试图迫使那些依赖于他的伙伴,比如,日本、韩国和欧盟,为美国提供的军事保护“买单”。此外,还可能涉及货币交易以及各国承担本国货币对美元升值的义务,类似1985年的《广场协议》,这本身也将为美国工业带来竞争优势。
然而,美国希望在与竞争对手的较量中,首先是与中国的较量中实现哪些目标呢?世界上最大的两个经济体之间的贸易摩擦长期升级,可能会给全球贸易带来难以预料的后果,并严重损害两国利益。考虑到美国和中国在世界经济中所占的份额(占全球GDP的40%以上)以及两国之间的深度融合,当前的贸易冲突潜在的全球影响方面是史无前例的。同时,特朗普本人及其代表,包括最近几天,多次暗示,他对中国施加巨大压力的主要目的也是为了达成协议。
美国免除智能手机、电脑和其他电子产品的对等关税 -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1920, 12.04.2025
美国免除智能手机、电脑和其他电子产品的对等关税
俄罗斯高等经济大学欧洲与国际综合研究中心主任瓦西里·卡申告诉卫星通讯社,“美国应对贸易冲突的方式是特朗普所喜爱的‘肇事逃逸’(hit-and-run)风格,而且他之前类似行动的经验表明,这种做法的最终结果往往要比最初的意图温和得多。比如,特朗普发起的重新谈判,将北美自由贸易协定(NAFTA)变成了美墨加协定(USMCA),以及与韩国的协定(《美韩自由贸易协定》KORUS FTA)。然而,如果对手不准备退缩,特朗普可能会发现自己陷入困境。在实际禁止与中国贸易的情况下,特朗普也指望中国迅速做出让步,但如果没有出现让步,并且高关税持续的时间一再延长,那么他将面临问题。”

卡申表示:“美国非食品类零售商品约25%-30%来自中国,其中包括多达30%的在美销售家具、40%-50%的电脑和智能手机,以及很大一部分家用电器。个别种类的商品,如儿童玩具,几乎全部从中国进口。引入事实上的禁止性关税意味着某些市场会出现商品短缺,而其他市场的价格将大幅上涨。远非所有替代供应商都能迅速增加产量,以弥补中国生产商的撤出。在某些领域中国生产商将不可替代。我认为,中国已经仔细研究了各种事态升级可能,可以给特朗普上一课。”

目前,美国消费市场对中国进口商品的依赖程度非常高。长期维持高关税可能会对美国普通消费者的钱包带来严重影响,大多数经济学家认为,这将不可避免地引发通货膨胀,对美国的生活水平、国内稳定产生负面影响,并可能降低美国民众对特朗普行动的支持率。这位专家认为,中国在应对特朗普的行动时,既考虑到了自身的优势,也考虑到了美国的弱点:
这种情况已迫使美国做出一些调整。周五晚间,美国海关发表声明称,额外关税将不适用于一系列进口电子产品,其中许多来自中国。具体而言,例外商品包括智能手机、电脑、半导体、太阳能电池、存储卡等。然而,美国的进一步行动还将取决于特朗普主义者自己所坚守的信念。尽管绝大多数经济学家都预言美国当前的经济政策会崩溃,但特朗普身边尽是质疑被大多数专家公认为科学公理的东西的人,至少在公开场合他们是这样做的。例如,几周前美国前贸易代表罗伯特·莱特希泽在接受采访时,就对特朗普主义者所推崇的经济政策必然导致美国国内通货膨胀爆炸性上升的论断提出了质疑。
此外,不能忽视的一个事实是,特朗普有意重塑整个贸易体系,追求长期战略目标。包括著名国际关系专家约翰·米尔斯海默在内的一些分析人士认为,特朗普政府既会以绝对利益为导向,也会追求相对利益。米尔斯海默认为,特朗普相信美国不仅能在长期赢得与中国的贸易战,在中短期遭受的损害也会小于中国。历史表明,要预测政治和经济领域这种大规模转变的所有后果是极其复杂的,因为在此类进程中存在诸多未知因素。中国在新形势下的立场和行动将是决定性因素。贸易冲突的发展前景可能在未来几周甚至几天内就会显现。
4月2日,特朗普对从其他国家进口的商品征收10%的基本关税。然而,大多数国家的税率更高——税率的高低根据美国对各国的贸易逆差计算得出,美方称这是为了平衡贸易。
就中国而言,新关税系在已有关税基础上加征,起初为54%。作为回应,中国对美国商品加征34%关税。结果美国将税率提高至104%,中国政府的回应是将税率提高至84%。随后,美方又将关税提高至125%。根据白宫的解释,这一税率加上最初征收的20%,大多数中国商品的最终关税达到145%。中国则自4月12日起将对美关税提高到125%。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林剑表示,关税战、贸易战没有赢家,中方不愿打,但也不怕打。
中国海关总署:今年一季度中国货物贸易进出口10.3万亿元 增长1.3% -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1920, 14.04.2025
中国海关总署:美国政府滥施关税不可避免地对全球贸易造成负面影响
新闻时间线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