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中专家:中国在与美国的全球贸易对抗中发挥主导作用
2025年4月10日, 19:41 (更新: 2025年4月10日, 23:40)
© AP Photo / Martin Meissner专家:中国在与美国的全球贸易对抗中发挥主导作用

© AP Photo / Martin Meissner
关注
中国对东盟国家正在讨论针对美国单方面实施的进口关税采取集体应对措施一事作出了回应。
商务部部长王文涛与东盟轮值主席国、马来西亚贸工部长扎夫鲁视频通话,双方围绕加强中马和中国—东盟经贸合作、共同应对美加征所谓 “对等关税” 等问题深入坦诚交换意见。王文涛表示,中方愿与包括东盟在内的贸易伙伴一道,加强沟通协调,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通过平等对话磋商解决各自关切,共同维护多边贸易体制。
扎夫鲁表示,马方充分尊重中方立场,愿共同支持多边主义和全球贸易发展,将与东盟各国就美国“对等关税”系列措施展开磋商、共同应对。
上周日,今年的东盟轮值主席国马来西亚总理安瓦尔·易卜拉欣在社交媒体上发表视频讲话时指出,必须建立地区统一战线,保持开放和可持续的供应链,以便在国际舞台上清晰而坚定地发出东盟的集体声音。
独立分析师、全球市场专家米哈伊尔·别利亚耶夫在接受俄罗斯卫星通讯社采访时表示,东盟是正遭受美国“关税棍棒”打击的东半球的“经济拳头”。他还表示,基于经济利益,中国在与美国的全球贸易对抗中在东半球应对政策上发挥着主导作用。
他说:“中国站在了这场对抗的最前列,将为双边自由贸易和正义与美国对抗到底,但这并不妨碍它与东盟伙伴国一起担负起利益的捍卫者和协调者。中国已表明愿意成为所有联合措施的激励者,在此方面上发挥着主导作用,是其他国家的利益捍卫者。中国提出的共同努力协商对策可助东盟国家制定应对美国高额关税的措施。”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研究员陈凤英在评论有关中国提出的与同盟国家协调合作的建议时表示,首先需要有基础,其次才能够在意愿基础上发起合作。
她说:“我认为首先需要有基础,其次才能够在意愿基础上发起合作。目前中国与东盟之间存在多个合作机制,这些机制为区域合作提供了有力支持,比如经历多次升级的‘10+1’机制,以及《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最关键的是,中国与东盟成员国在双边层面发展关系紧密,构成了双方合作的重要基石。另外,从地缘经济角度来看,中国与东盟同处亚洲,都面临着应对美国单边关税政策的挑战。虽然特朗普宣布对部分国家实施90天的关税暂缓,但10%的‘最低基准关税’ 仍被保留。这就意味着所有国家都面临10%的关税问题,尤其是对市场较小、依赖国际市场的小国构成多重挑战。我们可以看到在全球化进程中,美国明显表现出中断其主导的全球化体系及多边主义倾向。在此情况下,大国尚可依托综合实力独立抗衡关税压力,但小国唯有通过区域联合才能提升议价能力。因此,面对美国关税壁垒,东盟与中国深化经贸合作存在意愿基础,再加上双边和多边合作机制的支持,相信双方能够通过合作共同维护多边贸易体制。”
东盟尚未制定应对美国新关税的联合措施。从现有的回应来看,可能没有共同立场,每个国家首先都会以自己的利益和与美国贸易的产品范围的具体情况为出发点。与此同时,因东盟与中国间的贸易潜能,将商品转而流通向中国市场的可能性也是显而易见的。 2024年中国与东盟贸易额较2023年增长7.8%,达9823.3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