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sputniknews.cn/20250410/1064931043.html
风险与机遇之间:美国公司为何仍对中国市场感兴趣
风险与机遇之间:美国公司为何仍对中国市场感兴趣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近期,中美经济关系话题尤为敏感。然而,尽管这两大经济体在发表有关于“脱钩”的政治言论,但两国之间的商业联系仍然具有韧性,表现出一种复杂难以切断的相互依存关系。据《华尔街日报》报道,在此背景下,一份新报告引人注目,它揭示了与中国合作的美国公司的真实情绪以及这些公司的谨慎行事策略。 2025年4月10日,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2025-04-10T16:52+0800
2025-04-10T16:52+0800
2025-04-10T16:52+0800
评论
中国
美国
关税
https://cdn.sputniknews.cn/img/07e7/06/06/1050875080_0:0:3073:1728_1920x0_80_0_0_ad59b7cec12e892d451162cd57a8da45.jpg
美国商会基金会委托撰写的一份新报告发现,尽管在中美两国关系紧张的背景下,一些公司寻求实现业务多元化,摆脱对中国的依赖,但许多美国企业仍计划维持甚至加强与中国的关系。在接受调查的约40家美国商会会员中,约70%表示计划维持或加强与中国的接触程度。此外,企业法律顾问协会(一个企业法律专业人士组织)的 126 名成员中,超过 60% 的人表达了类似的意向。与此同时,在商会的 56 位受访者中,有 83% 的人将中国列为他们最关注的地理区域;在接受调查的 165 位律师中,也有 70% 的人做出同样回答。这份报告强调,保持平衡非常困难,来自世界各地的公司都在努力维持这份平衡,特别是在美中贸易关系似乎正在走向破裂的时候。在几十年的时间里,来自美国及其盟友的高管、董事会成员和机构投资者一直将中国视为他们不能失去的市场,但如今他们中的许多人越来越脆弱。上周,美国杜邦公司成为中国政府为应对特朗普总统新一轮关税压力而宣布的一系列措施的焦点。中国对杜邦中国集团有限公司展开了反垄断调查,并未透露细节。去年,中国大陆和香港占该公司收入的19%。日益增长的风险,加上中国经济日渐疲软,促使一些公司将生产转移出中国。然而,报告称,这种趋势很难量化。企业不愿意透露这些举措。报告称,总体而言,自2021年以来,美国对中国的外商直接投资已经放缓,甚至达到平台期。与此同时,美国对中国行动的报复措施也使美国公司的处境更加复杂。特别是华盛顿已经通过法案,限制美国公司向中国销售产品和在中国扩大某些类型商品的生产,主要是在半导体领域。然而,尽管风险增加,报告显示,中国市场的规模、供应商和制造商之间完善的合作体系以及熟练的劳动力,使大多数受访公司致力于保持在中国的业务。
https://sputniknews.cn/20250410/1064923870.html
美国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feedback.cn@sputniknews.com
+74956456601
MIA „Rossiya Segodnya“
2025
新闻
cn_CN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feedback.cn@sputniknews.com
+74956456601
MIA „Rossiya Segodnya“
https://cdn.sputniknews.cn/img/07e7/06/06/1050875080_0:0:2731:2048_1920x0_80_0_0_e49af045ab0e94650660cd04d7396143.jpg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feedback.cn@sputniknews.com
+74956456601
MIA „Rossiya Segodnya“
评论, 中国, 美国, 关税
风险与机遇之间:美国公司为何仍对中国市场感兴趣
评论
近期,中美经济关系话题尤为敏感。然而,尽管这两大经济体在发表有关于“脱钩”的政治言论,但两国之间的商业联系仍然具有韧性,表现出一种复杂难以切断的相互依存关系。据《华尔街日报》报道,在此背景下,一份新报告引人注目,它揭示了与中国合作的美国公司的真实情绪以及这些公司的谨慎行事策略。
美国商会基金会委托撰写的一份新报告发现,尽管在中美两国关系紧张的背景下,一些公司寻求实现业务多元化,摆脱对中国的依赖,但许多美国企业仍计划维持甚至加强与中国的关系。
在接受调查的约40家
美国商会会员中,约70%表示计划维持或加强与中国的接触程度。此外,企业法律顾问协会(一个企业法律专业人士组织)的 126 名成员中,超过 60% 的人表达了类似的意向。与此同时,在商会的 56 位受访者中,有 83% 的人将中国列为他们最关注的地理区域;在接受调查的 165 位律师中,也有 70% 的人做出同样回答。
这份报告强调,保持平衡非常困难,来自世界各地的公司都在努力维持这份平衡,特别是在美中贸易关系似乎正在走向破裂的时候。在几十年的时间里,来自美国及其盟友的高管、董事会成员和机构投资者一直将中国视为他们不能失去的市场,但如今他们中的许多人越来越脆弱。
上周,美国
杜邦公司成为中国政府为应对特朗普总统新一轮关税压力而宣布的一系列措施的焦点。中国对杜邦中国集团有限公司展开了反垄断调查,并未透露细节。去年,中国大陆和香港占该公司收入的19%。
日益增长的风险,加上中国经济日渐疲软,促使一些公司将生产转移出中国。然而,报告称,这种趋势很难量化。企业不愿意透露这些举措。报告称,总体而言,自2021年以来,美国对中国的外商直接投资已经放缓,甚至达到平台期。
与此同时,美国对中国行动的报复措施也使美国公司的处境更加复杂。特别是华盛顿已经通过法案,限制美国公司向中国销售产品和在中国扩大某些类型商品的生产,主要是在半导体领域。然而,尽管风险增加,报告显示,中国市场的规模、供应商和制造商之间完善的合作体系以及熟练的劳动力,使大多数受访公司致力于保持在中国的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