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中专家:中美贸易战白热化,或将进入战略僵持阶段
2025年4月8日, 21:01 (更新: 2025年4月8日, 21:02)
© AP Photo / Mark Baker专家:中美贸易战白热化,或将进入战略僵持阶段

© AP Photo / Mark Baker
关注
评论
中国商务部周二发表声明表示,如果美方“一意孤行”,中方必将奉陪到底。此声明是为了回应美国总统有关“若中国不取消对美国进口商品征收34%关税的措施,美国将对中国输美商品征收50%关税及终止中国要求的所有贸易与关税政策谈判”的威胁。
莫斯科国立大学亚非学院院长、瓦尔代国际辩论俱乐部专家阿列克谢·马斯洛夫教授在接受俄罗斯卫星通讯社采访时表示,这是中国在这些年来首次被下达最后通牒。
马斯洛夫说:“关键的一点是,中国以这样的声明来回应这一最后通牒,而不是说我们将只通过谈判来解决所有问题,那么这就意味着,中国不太可能单方面削减关税壁垒。中国对美国的举措做出回应的速度与所发表的言论发生了明显变化,变得强硬且迅速。中国非常清楚,这一情况不能自行解决,与美国进行正常对话是不可能的,因此必须做出对等回应。”
他补充说:“ 中国有很多反制措施,包括涉及稀土金属的反制措施。此外,中国境内有大量美国企业,其中制造业与进出口贸易领域的企业营业额高达数百亿美元。在这种情况下,一些限制措施可能会生效,中国可能会通过继续增加一些关税壁垒来应对特朗普政府的政策。”
他接着说:“当然,中国的立场是一切都应在谈判桌上解决,而不是通过最后通牒来解决。同时,中国也深知美国系统性政策旨在最大限度地限制中国的综合实力。中国必将扩大与其他国家的合作,包括与东南亚国家和俄罗斯的合作,并开拓经济合作新局面。“
中国宏观经济学会理事、中国国土经济学会理事梅新育在接受俄罗斯卫星通讯社采访时表示,中美贸易战的发展趋势需要放在长周期来看。
他说:“此次关税争端实际上是2018年中美贸易战的延续与升级。早在2018年贸易战爆发之初,我就指出这将是一场‘总体战+持久战’。这次特朗普采取‘全覆盖’的关税政策,我认为中方在应对时可以遵循以下原则:一是前瞻性布局,即预先安排、有备无患;二是持续性,需要准备充足的措施、构建‘攻防兼备’的持久战体系,以应对与美国多个回合的交手,因为贸易战显然不会一个回合就没有后续;三是注意成本收益,换言之,中国在实施关税反制措施过程中,既要确保对美反制力度和效果,也应注重维护国内经济稳定和其他正常的国际贸易秩序。总体来看,针对特朗普政府实施的贸易战政策,中国的反制措施呈现多元化趋势,后续可能延伸至非贸易领域。另外,不排除中美贸易战经过多轮博弈后,可能进入战略僵持阶段的情况,到时则还需要观察这些措施的效果和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