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sputniknews.cn/20250408/1064900369.html
中美AI对决:谁会在应用领域更胜一筹?
中美AI对决:谁会在应用领域更胜一筹?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谁会赢得未来的技术竞赛?《经济学人》杂志的一篇文章从这一问题入手,分析了中国和美国在开发人工智能方面取得的成果。一开始文章对“中国在发明新技术方面远胜于将其应用于日常生活的能力”这一论点提出了质疑。 2025年4月8日,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2025-04-08T16:01+0800
2025-04-08T16:01+0800
2025-04-08T16:55+0800
人工智能
中国
美国
评论
https://cdn.sputniknews.cn/img/103102/65/1031026569_0:23:1500:867_1920x0_80_0_0_c5ab5c917e694b44d51d3bed0df6a667.jpg
作者为此引用了一些统计数据。根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全球创新指数报告,2020年中国的创新力排名为第14名,但在这些创新的应用方面仅排名47位。问题在于,中国目前在发展学术界与产业界之间的联系方面过于缓慢。不过,与美国的差距正在迅速缩小。在技术扩散(technological diffusion)指数方面,自2020年以来,中国已经上升15位。投资者已经在想:如果在不久的将来,中国在将人工智能应用于日常生活方面超越美国,会怎么样?文章指出,与中国相比,美国在技术开发领域的投入要多得多。软件的主要买家是美国公司,中国的商业软件市场规模仅为美国市场的1/10。亚马逊、Alphabet、微软和Meta今年将在新技术开发领域投资3000亿美元,而阿里巴巴、百度、字节跳动和腾讯的投资额仅为这一数字的1/6。与此同时,美国的现代化数据中心数量是中国的十倍。这一切都有助于美国在人工智能领域创造出比中国更先进的能力。然而,《经济学人》提醒,无需仅通过企业资本支出的绝对金额来高估美国的技术能力。与美国相比,中国对每一美元投资的使用效率似乎更高。由于国内竞争激烈,云计算公司不得不降低价格。而中国公司开发的大型语言模型建立在开源基础之上。因此,与美国性能大致相当的中国服务价格只有美国同类服务的一半。中国在将人工智能引入制造业方面成果尤为显著。这得益于国家的积极支持。目前,中国的制造业规模已占全球总产量的30%以上。与此同时,中国工业机器人密度已跃居世界第一。中国在将人工智能引入工业成品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例如,比亚迪在其最先进车型中默认提供基于AI的智能驾驶辅助系统。而特斯拉则准备将这种系统作为选装配件以9000美元的价格出售。人工智能之争不会决胜于帕洛阿托或杭州的高科技集群,而会在代顿和郑州这种普通公司和消费者正在利用技术创造非凡事物的地方一决高下。因此,认为美国会更快吸收新技术优势的普遍看法如今已值得商榷。
https://sputniknews.cn/20250228/1064297813.html
美国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feedback.cn@sputniknews.com
+74956456601
MIA „Rossiya Segodnya“
2025
新闻
cn_CN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feedback.cn@sputniknews.com
+74956456601
MIA „Rossiya Segodnya“
https://cdn.sputniknews.cn/img/103102/65/1031026569_75:0:1403:996_1920x0_80_0_0_3a1870ff9ab051dceebad3dfc9256dd3.jpg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feedback.cn@sputniknews.com
+74956456601
MIA „Rossiya Segodnya“
人工智能, 中国, 美国, 评论
中美AI对决:谁会在应用领域更胜一筹?
2025年4月8日, 16:01 (更新: 2025年4月8日, 16:55) 评论
谁会赢得未来的技术竞赛?《经济学人》杂志的一篇文章从这一问题入手,分析了中国和美国在开发人工智能方面取得的成果。一开始文章对“中国在发明新技术方面远胜于将其应用于日常生活的能力”这一论点提出了质疑。
作者为此引用了一些统计数据。根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全球创新指数报告,2020年中国的创新力排名为第14名,但在这些创新的应用方面仅排名47位。问题在于,中国目前在发展学术界与产业界之间的联系方面过于缓慢。不过,与美国的差距正在迅速缩小。在技术扩散(technological diffusion)指数方面,自2020年以来,中国已经上升15位。投资者已经在想:如果在不久的将来,中国在将人工智能应用于日常生活方面超越美国,会怎么样?
文章指出,与中国相比,美国在技术开发领域的投入要多得多。软件的主要买家是美国公司,中国的商业软件市场规模仅为美国市场的1/10。亚马逊、Alphabet、微软和Meta今年将在新技术开发领域投资3000亿美元,而阿里巴巴、百度、字节跳动和腾讯的投资额仅为这一数字的1/6。与此同时,美国的现代化数据中心数量是中国的十倍。这一切都有助于美国在人工智能领域创造出比中国更先进的能力。
然而,《经济学人》提醒,无需仅通过企业资本支出的绝对金额来高估美国的技术能力。与美国相比,中国对每一美元投资的使用效率似乎更高。由于国内竞争激烈,云计算公司不得不降低价格。而中国公司开发的大型语言模型建立在开源基础之上。因此,与美国性能大致相当的中国服务价格只有美国同类服务的一半。
中国在将
人工智能引入制造业方面成果尤为显著。这得益于国家的积极支持。目前,中国的制造业规模已占全球总产量的30%以上。与此同时,中国工业机器人密度已跃居世界第一。中国在将人工智能引入工业成品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例如,比亚迪在其最先进车型中默认提供基于AI的智能驾驶辅助系统。而特斯拉则准备将这种系统作为选装配件以9000美元的价格出售。
人工智能之争不会决胜于帕洛阿托或杭州的高科技集群,而会在代顿和郑州这种普通公司和消费者正在利用技术创造非凡事物的地方一决高下。因此,认为美国会更快吸收新技术优势的普遍看法如今已值得商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