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家:2025年中欧战略关系仍有待拓展

© AFP 2023 / THIERRY CHARLIER中欧峰会
中欧峰会 -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1920, 12.12.2024
关注
2024年中欧关系发展有一定的特殊性,政治关系紧张但双边关系往来频繁。虽然没有举行中欧峰会,但双边关系实际发展却呈现相反的局面。比如法国总统、德国总理、意大利总理、西班牙首相、比利时首相、斯洛伐克总理、匈牙利总理纷纷访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也应邀对法国、塞尔维亚、匈牙利三国进行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国事访问。
中国和欧盟互为重要战略伙伴
武汉大学欧洲问题研究中心副主任、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刁莉教授注意到, 2024年的中欧关系受到美国因素以及欧洲一些国家内部政治变化的很大影响。

刁莉教授说:“中欧对双方关系的战略意义有高度共识。美国对华全面战略遏制和中国的被迫反制加剧了欧洲的战略焦虑,欧洲亲近美国只能获得政治利益,但没有实质性好处。2023年中美关系仅为稍有好转,虽给欧洲带来一些希望,但欧洲人普遍担心特朗普主义可能复辟,许多国际问题研究者认为这是2024年国际政治最大的不确定因素,欧洲必须为此做好最坏准备。同时特朗普出尔反尔,竞选的辩词不一定会在总统就任时全部实施。

全球南方的共同意识觉醒,由于俄乌危机,国际局势剧烈动荡,新兴经济体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已经意识到,在动荡的局势下必须要联合发展才有更多的希望。同理相近的战略处境促成战略共识。过去的一年,巴以冲突又起,危及全球贸易要道和战后形成的全球安全架构,各种危机都危及欧洲的地缘安全,也触及高度全球化的欧洲的利益和中国的经贸发展。

2024年欧洲议会选举,欧洲主要政党:保守党、社会民主党和自由党的声望下降;右翼势力在许多欧盟成员国崛起;欧盟内部新老成员国在司法独立、尊重人权以及对俄罗斯及其支持国的制裁政策等问题上存在意识形态和政治分歧。因此,近年来,在大多数欧洲国家,以民族主义言论与左派社会诉求、反精英主义和反体制主义相结合为纲领的政党日益突出。欧洲内部社会经济面临融合与发展的历史叠加压力,经济增长乏力激化社会分裂等,这些已是侵蚀欧盟各国的痼疾,要发展经济就离不开强有力的经贸伙伴。与此同时,在一些国家:奥地利、比利时、捷克共和国、芬兰、意大利、荷兰和瑞典,中右翼政党和极右翼政党之间出现了趋同趋势,这可能会对欧盟的未来产生显著影响。2022~2023年,右翼政党在一些欧盟成员国重新执政:奥地利、拉脱维亚、西班牙、荷兰、波兰、葡萄牙、芬兰、瑞典。这一趋势影响了新一届欧洲议会的选举结果,使其在未来五年更加保守。在此期间,应通过重要法律来规范与中国的经贸关系、进一步扩大欧盟、建立成员国的法治保障等。欧盟执政机构与匈牙利、波兰和斯洛伐克领导层在尊重公民权利和司法独立问题上的冲突已成为欧盟面临的一个严重问题。所以从战略上讲迫切需要与中国增加战略联系。”

中国和欧盟继续开展人文交流
2024年中欧人文交流得到发展。无论是个别欧盟国家的政治变化,还是空前激烈的欧洲议会选举运动,都没能阻止这些趋势的发生。刁莉教授将这一趋势列为去年中欧关系取得进展的主要因素之一。

刁莉教授接着说:“目前中欧贸易的发展与民间友好往来频繁,所谓‘一直保持民间商贸往来的习惯'。自2024年,虽然在欧洲议会大选前后遇到短暂的滑坡,但民间友好交往,中欧企业之间的贸易仍旧频繁。目前是中国经济发展产业升级的时刻,与中欧等国家存在着贸易互补。数据显示,中国已经成为欧盟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货物贸易伙伴,但在高科技产品领域,中国仍然依赖欧美供应商。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额在过去十年里增长迅速,其中很大一部分流向了欧洲市场。对中方而言,要加速实现产业升级的目标面临着美国全方位战略遏制和疫后全球经济复苏乏力及内部经济转型发展的外部阻力和内部压力,迫切需要稳定可靠的外部环境。中欧是当今动荡世界中重要的经济体和贸易伙伴,也是国际关系中肩负重大责任的稳定锚,维护、发展好相互关系不仅符合双方各自的利益,也‘具有战略意义和世界影响’,关乎世界之大变局、世界和平与世界居民的福祉。”

欧盟面临选择:加强保护主义还是与中国合作
2024年欧盟对华经济投资关系政治化和贸易保护主义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 11月尽管欧盟内部缺乏团结,但仍决定对中国进口电动汽车征收额外关税。这成了双方关系恶化的主要因素,导致中方采取反制措施。2025年欧盟将不可避免地面临两难选择:要么吸取其短视政策对欧洲经济造成损害的教训,转而与中国建立务实合作;要么追随美国和欧盟委员会的反华政策,加强遏制中国的措施。

刁莉教授就此预测说:“‘中国制造2025’计划的推进,中国企业正在加速向高端制造业转型,这对传统工业强国构成了巨大压力。欧盟认为必须采取措施遏制竞争对手的成长速度,通过对关键原材料和技术出口施加限制来削弱对方竞争力。国家安全问题是欧盟采取强硬立场的重要因素。尤其是在5G网络建设以及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领域,许多成员国都表现出高度的警惕性,担心过度依赖外国技术可能会威胁到本国信息基础设施的安全。因此,加强对外投资审查制度成为必然选择,也是本次欧洲议会大选欧盟关心的主要问题。对于欧盟来说,利用经济杠杆来制衡崛起中的大国无疑是一种有效方式。特别是在处理与中国的关系时,既要维护自身利益最大化,又要考虑到与其他盟友之间的协调一致。

2024年是欧盟对华的贸易保护主义年,针对中国制造业的发展制造了困境,但‘打铁还需自身硬’ ,中国的制造业企业应该时刻关注欧盟的对华贸易政策,同时要增加企业对外发展的主动性,遇到挑战,就需要加大研发,提升竞争力,多找市场,只要中国产品制造业坚持创新,提升产品质量,拓展市场,就一定能稳稳当当地越走越远。

另外,还要积极开展中国与欧洲之间的文化互动与交流,虽然以前一直是‘官方不热,民间热'的状况,但针对高层和民间的文化交流,有利于双方了解对方的传统文化思想,会加深各国的战略发展,增加友好外交往来。今年中国国家领导人到达法国,除了文化交流外还带去了中国学者团,针对中国制造业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研究与概念,在双方的学者交流中达到了充分的理解。只有充分的相互了解,才有更加契合的投资与合作机会,才能解除误解。”

2025年中欧合作有望取得进展
2025年中国将根据欧洲和全球市场形势的变化对欧盟采取更加灵活的态度。刁莉教授认为,为此需要调整中国在欧盟区的产业政策,制定新的有针对性的出口战略,并特别关注数字经济的市场趋势。

刁莉教授说:“2025年中欧的经贸关系还是会在2024年双方领导人相互高访的基础上,有非常大的发展空间。目前欧盟对华商品贸易存在巨额赤字,这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中欧的贸易结构,也反映出中国在全球经济中主要位于装配这一低附加值环节,而欧盟则位于附加值更高的品牌、营销等环节。随着中国出口产品的附加值逐渐增加,中欧贸易结构正在发生变化。展望2025年,中欧贸易会有以下发展:一是,服务贸易的增长将快于商品贸易;二是,投资和跨境电商贸易会大幅增加;三是,在‘一带一路’ 倡议框架下,中欧合作将会继续增加。

针对中国制造业,尤其是新质生产力企业,应该积极进行市场调研,了解欧洲各国的需求和政策变化,制定针对性的出口策略,利用中国的成本优势:深入分析中国在制造成本、供应链效率等方面的优势,优化出口结构,提高产品竞争力。关注特定行业:重点跟踪数字经济、电脑电子、电气设备、船舶等行业的市场动态,及时调整生产和出口计划。

针对2025年的中欧贸易发展,继续加深双方在贸易、投资、基础设施、能源环境、气候变化、科技创新、金融服务、人文交流和全球治理等方面的合作,进而推动全球经济强劲、平衡、可持续和包容性的增长。”

2025年新一届欧洲议会很有可能继续出台反华决议。它们虽然没有法律效力,但事实上恶化了双边关系的气氛。显然欧盟新一届领导人将从明年初开始排队访华。2025年双边关系的主要关注点之一仍然是布鲁塞尔官员能否学会客观评估中国,并为发展欧中双边关系提出具体且可以让中方理解的措施。
欧盟贸易政策给对华关系带来不确定性 -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1920, 24.06.2024
欧盟贸易政策给对华关系带来不确定性
新闻时间线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