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美国指责中国“产能过剩”是新型政治炒作

© AFP 2023 / Peter PARKS专家:美国指责中国“产能过剩”是新型政治炒作
专家:美国指责中国“产能过剩”是新型政治炒作 -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1920, 18.04.2024
关注
独家
近期,美国频频炒作“中国产能过剩论”,一些政客指责中国政府补贴新能源领域,制造不公平竞争环境,损害美国工人和企业利益。对此,中国时政评论家周成洋认为,美国意在打击中国新能源产业的发展性,对本国企业的保护带有强烈政治色彩,是在渲染毫无根据的“中国威胁论”。
美国财政部长耶伦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春季会议场边告诉记者,中国过量生产电动车、电池、太阳能板和其他相关产品,导致美国和其他国家的企业纷纷倒闭,而中国企业继续获得支持。她说,这不是公平的竞争环境。从供应链的角度来看,构成了必须减轻的风险,而且对美国的工人和公司也不公平。
在刚刚结束的访华行程期间,耶伦也就相关问题表示了关切。但同时表示,美国不寻求与中国脱钩,中美两国经济联系密切,脱钩会带来灾难性后果。中国是美国商品和服务的重要市场,美国企业在中国的竞争正在激发美国工业的巨大活力和创新。
周成洋认为,不“脱钩”不妨碍美国制造事端,而且本质上,美国是希望对华“脱钩”的,寻求的是降低对华依赖度,提升中国对美依赖度。
他指出,中美之间有合作的需求和必要性,但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当下中美之间更多的是博弈,尤其对美国单方面提出的无端指责要有充分的判断。虽然美国财政部部长耶伦声明中美经济不可能“脱钩”,但这何尝不是一种语言陷阱,对于“脱钩”的概念解释存在差异,不可能“脱钩”并不妨碍美国为两国经济合作制造事端。
周成洋称,从当前中美关系和局势来看,美国的种种行为表明其还是希望完成对华“经济脱钩”的。只不过这种“脱钩”并非人们传统理解的停止一切经济往来,实际上是希望降低美国市场对华依赖度、降低全球市场对华依赖度,并提高中国对美依赖度、提高全球市场对美依赖度。这种“脱钩”的本质是零和博弈,是打压性的竞争,不仅中国被视为美国的对手,甚至其同盟国有时在美国的眼里也是需要打击的对手。只不过作为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作为已经对美国市场地位形成挑战的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是美国的主要针对目标,中国也是美国争夺全球市场的主要对手。当全球市场对华依赖度较高时,美国想要与中国脱钩就是与全球市场脱钩,只会损害美国自身的利益。因此想办法降低全球市场对华依赖度、降低美国企业对华依赖度,想办法提高美国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哪怕是恶意补贴,想办法打击中国新能源产业的发展性,反而是一些美国政客的真实想法。
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强和德国总理朔尔茨 -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1920, 17.04.2024
李强会见朔尔茨:中国新能源产业优势是靠真本事获得
而耶伦多次指责中国新能源制造业“产能过剩”,在专家看来,既没有事实依据,也没有法理基础,属于无端指控,是美国政客针对中国的新型政治议程炒作。
他指出,供需平衡是相对的。根据国际能源署测算,2030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需求量将达4500万辆,是2022年的4.5倍;全球光伏新增装机需求将达到820吉瓦,是2022年的约4倍。毫无疑问,从发展的角度看待中国现在的新能源制造业,不存在“产能过剩”的风险。如果仅仅因为在市场竞争中,美国企业输给了中国企业,而认定中国“产能过剩”导致了美国企业破产和职工失业,无疑是在渲染毫无根据的“中国威胁论”。美国应当从自身找问题,从产业布局、统筹规划、技术支持、资源优势、政策推行上寻找关键,不能总是用霸权主义的那套思路“唯我独尊”,这样只会逐渐落后于这个时代。
周成洋认为,在产业竞争上落后于中国,已然成为美国的“心病”。比起对美国企业发展前景的担忧,其实美国更担心在产业竞争中的持续落后会导致自身地位被动摇。因此,美国试图对美资企业的保护也带有一种强烈的政治色彩,而美国今后一段时间仍会继续打压中国新能源制造业,因此诸如耶伦等人的指责也不会停止。只不过当美国指责中国之时,也应当回顾下美国是否采取了极端的贸易保护主义和极端的泛安全化“排华”措施。美国出台的《通胀削减法案》中存在贸易扭曲性、歧视性补贴措施,通过一系列政策设计,堂而皇之地为本国企业攫取不正当竞争优势;美国出台的《芯片与科学法案》提供的产业补贴总额最高可达1100多亿美元,事实上是通过补贴来干预市场资源配置。实际上,中国关于新能源制造业的政策向来是公开透明的,不存在违反市场经济规律的恶意补贴,更不会像美国搞泛安全化、升级绿色保护主义措施。
同时,专家指出,大力发展新能源,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实现绿色发展作出贡献,是中国坚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国担当。电动载人汽车、锂电池、太阳能电池如今已是中国外贸的“新三样”,也是中国“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标志,中国不可能放弃这样一条战略之路。虽然中国具有美国所不具备的产业优势,但并不等于中国的企业就不会遇到产业转型和劳动力结构调整的挑战。中国一直都愿同美国开展合作,美国所能做的对美资企业最好的保护应该是开放与中国的合作,而不是搞排他性歧视措施。
针对所谓产能过剩问题,中国多部门已作出回应。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林剑4月17日表示,中方多次强调,对产能问题,应秉持市场经济原则看待,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在全球分工和国际市场当中加以分析。中国的新能源产业优势是靠真本事获得的,是通过充分的市场竞争塑造的,而不是靠政府补贴形成的。中国的新能源产业持续提供的优质产能,将对全球的绿色发展作出重要贡献。他强调,所谓“中国产能过剩冲击世界市场”是伪命题,以“产能过剩”为由采取贸易保护措施,不会让自己变得更好,只会破坏产供链的稳定畅通,拖累全球经济的绿色转型和新兴产业的发展。中国始终对产业合作秉持开放的态度,希望有关国家秉持开放的心态,坚持公平竞争,打造国际化、市场化、法治化的经贸合作环境,同中国一道,实现互利共赢,推动经济全球化向更加普惠包容的方向发展。
美财政部部长珍妮特·耶伦 -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1920, 10.04.2024
港媒:美财长耶伦在中国绿色产业问题上不能既要又要
新闻时间线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