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阿尔茨海默病研究取得重大突破

© Sputnik / Alina Polyanina, Depositphotos / CLIPAREA / 100502500阿尔茨海默病
阿尔茨海默病 -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1920, 23.02.2024
关注
据《科技日报》报道,中国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贾建平教授团队通过一项长达20年的研究,首次揭示了阿尔茨海默病(AD)从无症状期到有症状期脑脊液和影像学生物标志物的动态变化规律,阐明了AD发病出现生理病理变化的关键时间节点,为靶向Aβ(β淀粉样蛋白)等相关病理蛋白的抗AD新药提供了时间窗指导。
2月22日,相关成果在线发表于《新英格兰医学杂志》,这是中国AD领域学者首次在该杂志发表研究型论著。
消息指出,AD通常分为家族性阿尔茨海默病(FAD)和散发性阿尔茨海默病(SAD),FAD约占AD总人数的5%,SAD约占95%。患者在诊断为AD前有一段漫长的无症状期,这是阻止AD发生或逆转病程的黄金窗口期,这一阶段的识别依赖于生物标志物。
贾建平称,目前大部分关于AD生物标志物的研究是在FAD中进行。有研究表明,SAD中的Aβ与FAD有所不同,这提示SAD的生物标志物可能有不同轨迹,用FAD研究得到的生物标志物预测模型可能不适用于SAD人群。而且与FAD相比,SAD发病时间和发病人群更难以预测,其生物标志物变化研究需要更大规模队列和更长随访时间。
为此,贾建平团队选取3万余名认知正常的参与者进行SAD生物标志物研究。从2000年开始,参与者每隔2-3年进行一次脑脊液检查、认知评估和脑影像检查,直至被诊断为AD、死亡、失访、退出或直至研究终点。最终,研究纳入648名发展为AD的参与者和648名持续认知正常的参与者,他们被分为AD组和认知正常组。
研究显示,AD组与认知正常组的生物标志物出现差异的先后顺序及对应时间点为:Aβ42(诊断前18年)、Aβ42/40(诊断前14年)、p-tau 181(诊断前11年)、t-tau(诊断前10年)、NfL(诊断前9年)、海马萎缩(诊断前8年)、认知减退(诊断前6年)。研究还显示,随着认知功能衰退,AD患者脑脊液中Aβ42和Aβ42/40的变化率最初明显加快,大约在简易精神状态量表分数为25和逻辑记忆分数为11时达到峰值。随后,认知得分进一步下降,变化速度放缓,这揭示了认知水平和生物标志物之间的变化规律。
贾建平介绍,这是迄今为止世界上规模最大、随访时间最长的反映AD诊断前生物标志物变化的纵向队列研究。研究改变了沿用FAD生物标志物出现时间来套用SAD的现状,为AD超早期诊断和精准干预提供了有力证据。
中国国产核磁共振仪器研制成功并开始量产 -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1920, 23.07.2023
中国国产核磁共振仪器研制成功并开始量产
新闻时间线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