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登在拒绝“台独”的同时派代表团访台:平衡信号透露两岸关系面临复杂挑战
2024年1月15日, 19:11 (更新: 2024年1月16日, 09:22)
© AFP 2023 / YASUYOSHI CHIBA拜登拒绝“台独”同时派代表团访台:平衡信号透露两岸关系面临复杂挑战
© AFP 2023 / YASUYOSHI CHIBA
关注
民进党候选人赖清德、萧美琴当选台湾地区正副领导人后,美国政府邀请前资深官员以“私人身份”访台,而拜登则在赖清德胜选后表示不支持“台独”。中国专家接受俄罗斯卫星通讯社采访时表示,美国意图在中国大陆和台湾之间显示平衡态度。此次选举结果将给大陆的对台政策和美国在台海两岸角色带来重大考验。
台湾地区2024年领导人选举开票结果13日揭晓,民进党候选人赖清德、萧美琴以558万票、得票率40.05%胜出;另外两组候选人,国民党侯友宜、赵少康则以得票数467万票、得票率33.49%,民众党柯文哲、吴欣盈以得票数369万票、得票率26.46%落败。
两岸时事评论员毕殿龙接受卫星通讯社采访时表示,在这次台湾选举中,赖清德虽然最终获胜,但票数并未过半,这反映了“下架民进党”是台湾民众的主流民意。
他说:“赖清德仅获得558万票,得票率约40%,相比蔡英文2020年胜选连任时少了200多万票。台湾未成功下架民进党的主要原因是'蓝白' (国民党和民众党)未成功整合,票源被大大分流,加上国民党自身的问题,导致这样的结果。美国祝贺赖清德当选表明了美国及其盟友对台湾的所谓‘支持’,并引发了一系列效应。对此,中国大陆进行了抗议。总体而言,赖清德的当选可能影响两岸和平统一的时间和空间。”
虽然赖清德、萧美琴胜选,但民进党却在民意代表的选举中表现不佳,并未在“立法院”成为绝对多数,仅获得51席,低于国民党的52席,而民众党则获得8席,成为关键少数。对此,毕殿龙表示,台湾“立法院”或将成未来“台独”势力壮大的“刹车器”。他说:“如果立法院中的‘蓝白’两党能够合作,则将对赖清德的‘台独’立场施加一定的遏制。”
而值得注意的是,在台湾大选结束后, “美国在台协会”表示,美国政府将遵循先例,在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后邀请前资深官员以私人身份造访台湾。美国前国家安全顾问斯蒂芬·哈德利(Stephen Hadley)及前副国务卿詹姆斯·斯坦伯格(James Steinberg)于1月14日抵达台北。“美国在台协会”(AIT)主席罗森伯格(Laura Rosenberger)一同随行。而美国总统拜登被媒体问到对台湾大选结果的看法时表示,不支持台湾独立。
台湾地区现任领导人蔡英文15日接见美国代表团时声称,访团来访“意义重大”,不仅充分展现美国对“台湾民主的支持”,更凸显台美“紧密坚实的伙伴关系”。赖清德、萧美琴作为台湾地区正副领导人当选人与美国代表团见面。赖清德表示,台湾未来在他与萧美琴领导之下,会在蔡英文的基础之上,持续捍卫台海和平稳定,也希望美国能够持续支持台湾,深化台美在各领域的互利合作,与所谓的“民主伙伴”共同确保区域的和平、发展、繁荣。
毕殿龙指出,美国在选举结束后立即派出访问团,同时拜登表示不支持“台独”,这是在试图传递平衡的信号。
他说:“美国看到赖清德当选感到高兴,但为了减少中国大陆的戒心,又要制衡'台独'情绪,因此采取了反对'台独'的表态来平衡。美国不接受超出其控制范围的、赖清德那样的过激'台独'立场,而是希望在自己的框架内长期控制'台湾牌',这需要在支持赖清德和对中国大陆的一定让步之间找到平衡。”
谈及未来的两岸关系,毕殿龙表示,赖清德当选后,中国大陆除了面对美国为首的盟友可能对台湾越来越多的实质性认可和支持之外,还要面对两岸民众急切期盼最终解决台湾问题的压力。此次选举结果被认为是中国大陆对台政策耐心的最后检验,也是考验美国在台海两岸扮演何种角色的最后考验。
他说:“美国在投票之前明确表示不支持‘台独’,明面上这是在约束赖清德,暗地里却是在帮助他。因为担心他在选举前的过激言行影响最终的胜选。美国在约束赖清德的同时,希望他更加愿意配合美国,成为打压中国大陆发展的‘棋子’,这可能会进一步增加台海热冲突的可能性。 中国大陆如果不采取更有感的政治、经济、军事措施,可能导致破窗效应的加剧。”
1月14日,正在埃及访问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在开罗同埃及外长舒克里会谈后共同会见记者。有记者问及中方对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后两岸关系和台湾局势的看法,王毅表示,不管选举结果如何,都改变不了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一部分的基本事实,都改变不了国际社会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普遍共识。中国终将实现完全统一,台湾必将回归祖国怀抱。我们相信国际社会将继续根据一个中国原则,支持中国人民反对“台独”分裂活动、争取国家统一的正义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