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sputniknews.cn/20231229/1056031394.html
专家评价2023年中国航空成就:有助于掌握未来探索外太空技术
专家评价2023年中国航空成就:有助于掌握未来探索外太空技术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俄罗斯知名东方学家、外交官弗拉基米尔•扎哈罗夫接受俄罗斯卫星通讯社采访时积极评价2023年中国航空成就,中国在全球航天领域取得的进步,有助于掌握未来探索外层空间的关键技术。 2023年12月29日,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2023-12-29T11:02+0800
2023-12-29T11:02+0800
2023-12-29T11:15+0800
中国
航天
太空
科技
https://cdn.sputniknews.cn/img/07e7/0b/1d/1055335286_0:224:2844:1824_1920x0_80_0_0_e186f09a1604fe065947966448c5b05b.jpg
扎哈罗夫表示,本周,中国成功从海上平台将三颗科学卫星送入太空。从海上发射火箭是一种新的发射方式,中方认为它比从陆地发射更灵活。本月早些时候,中国从海上发射了捷龙三号固体运载火箭,载有一颗用于发展互联网技术的卫星。中国深空探测重大专项总设计师吴艳华在今年4月介绍,2030年有望建成月球科研站基本型。未来中国月球探测规划的任务包括探月工程四期、国际月球科研站建设、鹊桥通导遥(通信、导航、遥感)星座系统等。中国行星探测工程天问三号任务总设计师刘继忠在2023年中国航天大会上透露,中国提出建设长期自主运行、短期有人参与的国际月球科研站;计划开展首次小行星防御任务,将对50米级小行星进行超高速撞击,并对动能撞击效果在轨直接评估;未来还将建设火星科研站,开展长期可持续探测。
https://sputniknews.cn/20231228/1056001555.html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feedback.cn@sputniknews.com
+74956456601
MIA „Rossiya Segodnya“
2023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feedback.cn@sputniknews.com
+74956456601
MIA „Rossiya Segodnya“
新闻
cn_CN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feedback.cn@sputniknews.com
+74956456601
MIA „Rossiya Segodnya“
https://cdn.sputniknews.cn/img/07e7/0b/1d/1055335286_770:276:2801:1799_1920x0_80_0_0_b6c46493ebe0d6a683136f2b6f0fce14.jpg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feedback.cn@sputniknews.com
+74956456601
MIA „Rossiya Segodnya“
中国, 航天, 太空, 科技
专家评价2023年中国航空成就:有助于掌握未来探索外太空技术
2023年12月29日, 11:02 (更新: 2023年12月29日, 11:15) 俄罗斯知名东方学家、外交官弗拉基米尔•扎哈罗夫接受俄罗斯卫星通讯社采访时积极评价2023年中国航空成就,中国在全球航天领域取得的进步,有助于掌握未来探索外层空间的关键技术。
扎哈罗夫说:“中国正在获得两项主要能力:第一是创造可以在太空长期存在的载人物体。几十年来,这些都是在理论上无法获得的独特技能,只能通过实践得以实现。‘创建’一词既指开发,也指后续运行,又指发射控制工作,还指解决不断出现的问题等;第二是与人类长期存在于太空相关的技术综合体。”
扎哈罗夫表示,本周,
中国成功从海上平台将三颗科学卫星送入太空。从海上发射火箭是一种新的发射方式,中方认为它比从陆地发射更灵活。本月早些时候,中国从海上发射了捷龙三号固体运载火箭,载有一颗用于发展互联网技术的卫星。
中国深空探测重大专项总设计师吴艳华在今年4月介绍,2030年有望建成月球科研站基本型。未来中国月球探测规划的任务包括探月工程四期、国际月球科研站建设、鹊桥通导遥(通信、导航、遥感)星座系统等。
中国行星探测工程天问三号任务总设计师刘继忠在2023年中国航天大会上透露,中国提出建设长期自主运行、短期有人参与的国际月球科研站;计划开展首次小行星防御任务,将对50米级小行星进行超高速撞击,并对动能撞击效果在轨直接评估;未来还将建设火星科研站,开展长期可持续探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