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与高科技:中俄大学生交流的基础

© 照片 : esti.msu莫斯科国立大学高等翻译学院中国留学生
莫斯科国立大学高等翻译学院中国留学生 -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1920, 02.09.2023
关注
新冠疫情后,中国与俄罗斯加强科教领域的合作。九月开学季,数万名来自中国的学子们进入俄罗斯高校,其中很多人是首次来俄。目前,在俄罗斯高校就读的中国学生约有3.26万人,与去年同期学年相比,几乎增加了3000人,而且人数还在增长。俄罗斯卫星通讯社与专家们讨论了公共外交中两国大学生交流的前景,并与俄罗斯高校毕业的中国学生进行了交流。
吉林大学公共外交学院李梦龙博士在接受卫星通讯社采访时认为,中俄教育交流历史悠久,大学生交流有助于巩固人与人之间的联系,促进相互理解,并有机会掌握共同的价值观和借鉴传统。
他说:“留学生作为文化的传播者、接收者和学术研究的主体,通过学术交流研讨或组织参加文化活动的方式不断加深彼此间的理解沟通。中俄两国留学生的交流学习为彼此提供了接触和了解的机会,为两国人民提供了更好地认识对方国家的契机,不论是价值观、历史文化还是风俗习惯,留学生们在交流中增强认知,有利于增进两国的友谊和理解,在海外学习和生活的过程中他们不断学习和吸收,不断加深双方的人文纽带,为中俄两国文化的互鉴和提升其多元性、丰富性做出了贡献。通过在对方国家的学习生活,留学生能够深入了解彼此商业环境、市场需求、经济政策和两国在文化等领域的差异,为双边投资贸易搭建坚实桥梁,在交流学习中促进商贸发展,推动两国之间的经贸深度合作和中俄两国双边经贸关系的发展。”
通常,人文科学被认为是在俄罗斯学习的前景方向。据俄联邦教科部资料,中国大学生赴俄读书,主要选择以下一些方向:语文学、语言学、文学、外国区域学和经济。一口流利的俄语可以为中国留学生在各领域开辟广阔的就业前景,无论是在商务领域还是教育领域。李梦龙博士认为,考虑到俄语的复杂性和文化特殊性,中国很多大学生开始时倾向于掌握与语言直接相关的专业。
他说:“对于中国留学生来说,语言表达及专业词汇的学习难度是他们选择专业不可忽略的影响因素,很多选择留学的中国学生在前一阶段学习的专业为俄语,这一部分学生选择继续本专业或相关专业学习的意愿较高,而另外一部分的学生考虑到专业学习难度和毕业问题也会选择偏向人文社科类别的专业进行学习。同时,考虑到就业和发展前景,这些专业的毕业生容易在商务、教育、翻译、文化交流等领域找到就业机会,较高的就业率和广泛的发展机会是留学生考虑专业选择的首要因素之一。”
李梦龙强调,这有助于加深国家间的文化交流。
他说:“中国留学生不仅是接受教育的主体,更是中俄两国间文化互相交流的主体,选择这些专业对于留俄学生来说,不仅能够更加直观和深刻地感受俄罗斯多元丰富、充满民族特色的异域文化,同时也是充分结合环境特点深入研究学习的良好机会。”
俄罗斯高校语言系的中国大学生也证明了指点。生活在北京的年轻人赵亭在接受卫星通讯社采访时表示,俄罗斯文化丰富,显而易见愿意选择学习文学。她现在轻松地在俄罗斯公司找到了工作。
她说:“我学习俄罗斯文学,因此去俄罗斯留学是很自然的决定。我们有很多课外拓展和实践的机会。比如,老师会推荐我们去参加企业的发布会,帮助我们增长见识、拓展人脉。莫斯科也有很多研究院、中俄合作的大型活动,我们都会被推荐参加,平时课堂上学的知识可以得到应用。”
中国留学生 -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1920, 11.07.2023
俄议员:俄罗斯各高校有3.26万在校中国学生
需指出的是,并非所有人都会选择在首都高校就读。除国立普希金俄语学院、人民友谊大学、莫斯科国立语言大学和莫斯科动力学院外,很多大学生选择远东联邦大学和喀山(伏尔加河)联邦大学。
俄罗斯南联邦大学的中国博士生张精卫所选专业是应用数学和信息学,后决定考入研究生并继续在俄罗斯发展。作为学者,甚至成为联邦“俄罗斯领袖”管理竞赛的获胜者。
他说:“留学俄罗斯不仅可以扩展人的视野,尊重不同的文化,提高语言能力,并且深入了解俄罗斯的历史和文化,而且还可以挑战自我和锻炼能力。这些优势也将对个人的成长和未来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因此,我认为留学俄罗斯是一次无与伦比的学习过程和人生体验。我个人认为俄罗斯教育体系在许多方面具有优势,如教育资源丰富、注重基础教育、高等教育水平较高、注重科学技术研究、国际交流和合作广泛等。”
李梦龙博士认为,目前,中俄在高科技领域的交流,已成为高教领域合作最为重要的方向之一。
他说:“目前中俄两国在高科技领域交流已经成为两国高等教育合作的重要途径,学科交流为中俄高等教育的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的联系提供了便捷有效的途径,使两国学术水平和综合能力得到提升,在充分利用中俄两国教育在各个领域科研的丰富成果和经验的情况下两国共同开展科研项目,不断推动科技创新和学术交流,在人文社科、自然科学、医药科学、工程技术科学等学科门类取得有效成果。”
8月初,俄罗斯教科部部长瓦列里·法里科夫和中国科技部部长王志刚疫情后首次见面时达成共识,将两国科教领域合作带入新的层面。中国与俄罗斯大力发展学术和大学生交流,并推出新的培养方向。
比如,乌拉尔联邦大学中俄学院启动新的“数字经济项目系统设计”硕士专业。这所大学在为中国经济和工业培养高技术专家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并与中国多所大学实施9个联合网络学士学位课程。
学院毕业生们的毕业论文具有实际意义,并基于中国地理经济发展的现实任务,一些省市机构计划运用这些成果。
中俄高校还在双学位发展方面进行合作。比如喀山国家研究型技术大学与北京化工大学签署了双学位项目协议。“复合材料技术与加工”专业的大学生,前两年毕业后可提出申请,在中国进行第三和第四年级的课程。在中国高校用英文授课,毕业生们将获得中俄两个文凭,成绩优秀和英文水平高的大学生,可获得覆盖上学和宿舍的费用支出。
此外,中俄高校在双边伙伴关系框架内实施联合项目。比如西伯利亚国立工业大学与世界名校温州大学签署了合作协议,6年间一直在进行联合研究。
截止2020年,中俄大学生交流总数已达10万人。疫情期间,大学生数量有所下降,但中国解除疫情后,大学生交流在逐渐恢复。
乌拉尔联邦大学 -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1920, 10.04.2023
五所俄罗斯大学:将跟中国的合作视作发展重点方向
新闻时间线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