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领导人为双边关系竖灯塔、划红线

© AFP 2023 / Japan Pool Via Jiji Press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与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在泰国曼谷亚太经合组织峰会期间举行会晤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与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在泰国曼谷亚太经合组织峰会期间举行会晤 -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1920, 18.11.2022
关注
评论
中日关系五点共识是走向稳定的重要步骤;中日两国领导人握手是准备构建政治互信的信号;就台湾问题,日本不会削弱对美国的支持。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与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在泰国曼谷亚太经合组织峰会期间举行了会晤。亚洲两大经济体领导人为峰会上的各种讨论定下正面基调,发出稳定双边关系的信号。
辽宁大学日本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陈洋在接受卫星通讯社采访时指出,中日领导人会晤有助于避免擦枪走火。
他说:“借助此次共同出席曼谷APEC第二十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中日两国最高领导人坐下来一起面对面沟通,就彼此共同关心的地区和国际议题交换意见,对于防止误判、管控冲突、避免擦枪走火有着重要意义。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在中日两国此次达成的五点共识中,就包括了加强高层交往和对话沟通、尽早举行新一轮中日经济高层对话和新一轮中日高级别人文交流磋商机制会议、尽早开通防务部门海空联络机制直接通话。通过加强不同层级的对话沟通,将有助于中日两国的政治互信,进而助推中日关系转圜发展。”
日本静冈大学国际关系系教授、现代中国问题和中日关系专家kazuyuki suwa在接受卫星通讯社采访时表示,中日领导人会晤握手,意味着准备构建可持续的互信关系。

他说:“两国领导人面对面会晤的目的在于更好地相互理解,尽可能构建起可持续的互信关系。两位元首微笑握手,说明这个目标实现了。此外还取得了其它一些显而易见的成果,双方确定了‘红线’,换句话说,岸田文雄首相公开表示,日本对东海、其中包括钓鱼岛(日称尖阁诸岛)问题以及中国的军事行动表示关切。中国领导人关切的是一些历史问题、台湾和钓鱼岛问题。”

“中日领导人确定了可能的合作领域,比如日方建议的‘绿色’经济和医疗,以及中方建议的金融和供应链稳定问题。会晤为关系的进一步改善创造了前提条件。但在中美关系对抗背景下,考虑到中方所采取的强硬外交立场,很难期待快速出现具体成果。重要的是,对局势做现实评估,耐心地在各个层面继续密切沟通和交换意见。”
中国专家陈洋认为,中日领导人会晤期间达成目标,尚需时间去实现。
他说:“正是基于中日关系缺乏稳定性,致使两国关系在过去一段时期内始终在低谷徘徊,难以迈上一个更高层级。而又由于缺乏政治互信,致使日本不断将中国视作‘假想敌’,不是引狼入室、拉拢美国参与东北亚事务,就是积极加入美国在亚太地区组建的各种‘小团体’。而中国则基于日本的一些消极对华举措,加重了将日本是美国‘马前卒’、一个缺乏战略自主国家的定位。由此,中日关系渐行渐远,也导致东北亚地区面临的安全与稳定风险提升。因此,唯有中日两国构建一个稳定的、拥有较高政治互信的双边关系,才能有助于地区的恒久安全与稳定。当然,鉴于中日两国的社会制度和国情不同,构建一个长期的稳定关系和较高政治互信的双边关系无疑需要一定的时间,但只要日本能与中方一道,将‘互为合作伙伴、互不构成威胁’的政治共识反映到政策上,落实在行动中,必将能构建成契合新时代要求的建设性、稳定的中日关系。”
中日关系 -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1920, 18.11.2022
中日双方就稳定和发展双边关系达成多项共识
俄罗斯科学院世界经济和国际关系研究所亚太研究中心高级专家克里斯金娜·沃达在接受卫星通讯社采访时指出,中日关系稳定的主要障碍之一是,日本在台湾问题上支持美国。
她说:“就台湾问题,日本无法放弃对美国的支持,这点是确定的,毕竟,日本是美国的政治盟友。近年来,两国在强化协调战略,共同推动所谓的自由和开放的印太地区构想,其目的首先是为了从军事、政治和经济上遏制中国。涉及台湾,一旦出现假想中的冲突局面,日本无论如何也将卷入其中,这点大家都很清楚。中国期待,日本在台湾问题上不要跨过‘红线’。但就此问题日本和美国合作,还是可能出现这种局面的。”
专家克里斯金娜·沃达认为,曼谷峰会后,日本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弱化所谓的中国“军事威胁”论。
她说:“日本拟通过新版国家安全战略,在此基础上可提高军费支出。来自朝鲜的威胁以及中国的军事建设,是日本增加军费的借口。与此同时,中国威胁日本的论调可能减弱,尽管还将继续炒作这个议题。在日本政治议程中,此议题是不会消失的。”
中日领导人制定了稳定关系与发展的五点共识,这是近三年来两国最高领导人首次亲自会晤的重要成果。但要知道,共识还仅是意向声明,涉及领土争端、日本停止在台湾问题上干涉中国主权、放弃炒作中国“军事威胁”论等内容,曼谷会晤期间并未做出政治上的重要决策。
白宫 -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1920, 18.11.2022
六国领导人重申:朝鲜核试验将得到“坚决回应”
新闻时间线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