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sputniknews.cn/20221026/1045033215.html
中国将实现载人登月并建立月球基地
中国将实现载人登月并建立月球基地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教授、中国空间探测专业委员会副主任焦维新近日表示,中国国家的载人月球探测,会把载人登月与建立月球基地统筹考虑,在月球进行实地科考,争取获得更多的科学成果。 2022年10月26日,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2022-10-26T09:12+0800
2022-10-26T09:12+0800
2022-10-26T09:12+0800
中国
月球
探月
科技
航天
https://cdn.sputniknews.cn/img/102939/99/1029399928_0:226:2200:1464_1920x0_80_0_0_89c550812e8f19462e720f4b9f020af4.jpg
焦维新介绍,中国对于月球的探测已经完成了嫦娥工程规划的“绕、落、回”三期工程。此前的探测器,如“嫦娥3号”、“嫦娥5号”,主要降落在月球的中低纬度地区。如不出意外,下一步的探月,如“嫦娥6号”、“嫦娥7号”等探测器将主要探测月球的南极。专家表示,由天和核心舱、问天实验舱、神舟十四号、天舟四号组成的空间站组合体,目前正在距离地球400公里的太空轨道上运行。不久后,梦天实验舱也将加入它们。今年年底前,中国空间站将最终完成“T字构型”建造任务。目前中国起飞质量最大、将嫦娥五号探测器送入地月转移轨道的长征五号运载火箭,起飞质量896吨,具备近地轨道25吨、地球同步转移轨道14吨的运载能力。他介绍,中国正在研制长征九号重型运载火箭,任务规划预计2028年前后实现首飞。但发射成功不等于马上就可以用于载人航天,还需要在可靠性验证方面下功夫。2021年3月,中俄两国政府签署了国际月球科研站的合作谅解备忘录。中国国家航天局副局长吴艳华表示,中国探月工程四期的目标,要初步建设国际月球科研站的基本型,中国的嫦娥六号、嫦娥七号和俄罗斯规划的相应任务,用五年左右的时间,要完成建站之前的勘察工作。吴艳华指出,再用十年左右的时间,完成设施建设,像建立一个小城镇一样,要有能源系统,要有通信导航系统,要有远程运输系统,要有天地往返系统,还要有地面支持系统,如果远期要有人的话,还要有生命保障系统。
https://sputniknews.cn/20220909/1043823888.html
https://sputniknews.cn/20220128/1038572220.html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feedback.cn@sputniknews.com
+74956456601
MIA „Rossiya Segodnya“
2022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feedback.cn@sputniknews.com
+74956456601
MIA „Rossiya Segodnya“
新闻
cn_CN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feedback.cn@sputniknews.com
+74956456601
MIA „Rossiya Segodnya“
https://cdn.sputniknews.cn/img/102939/99/1029399928_124:0:2076:1464_1920x0_80_0_0_bb725f79896a26069f419424178f4763.jpg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feedback.cn@sputniknews.com
+74956456601
MIA „Rossiya Segodnya“
中国, 月球, 探月, 科技, 航天
中国将实现载人登月并建立月球基地
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教授、中国空间探测专业委员会副主任焦维新近日表示,中国国家的载人月球探测,会把载人登月与建立月球基地统筹考虑,在月球进行实地科考,争取获得更多的科学成果。
焦维新介绍,中国对于月球的探测已经完成了嫦娥工程规划的“绕、落、回”三期工程。此前的探测器,如“嫦娥3号”、
“嫦娥5号”,主要降落在月球的中低纬度地区。如不出意外,下一步的探月,如“嫦娥6号”、“嫦娥7号”等探测器将主要探测月球的南极。
专家表示,由天和核心舱、问天实验舱、神舟十四号、天舟四号组成的空间站组合体,目前正在距离地球400公里的太空轨道上运行。不久后,
梦天实验舱也将加入它们。今年年底前,中国空间站将最终完成
“T字构型”建造任务。
焦维新表示:“从技术上来讲,月球基地无非空间站的月面版本,结合月球的实际情况,对空间站的结构、实验装置等加以改造,将环绕地球运行的空间站运送到月球上去,便可建立初步的月球基地。火箭的运载能力越强,运送到月球的物资越多,月球基地的建造也就越好。”
目前中国起飞质量最大、将嫦娥五号探测器送入地月转移轨道的
长征五号运载火箭,起飞质量896吨,具备近地轨道25吨、地球同步转移轨道14吨的运载能力。
他介绍,中国正在研制
长征九号重型运载火箭,任务规划预计2028年前后实现首飞。但发射成功不等于马上就可以用于载人航天,还需要在可靠性验证方面下功夫。
2021年3月,中俄两国政府签署了国际
月球科研站的合作谅解备忘录。中国国家航天局副局长吴艳华表示,中国探月工程四期的目标,要初步建设国际月球科研站的基本型,中国的嫦娥六号、嫦娥七号和俄罗斯规划的相应任务,用五年左右的时间,要完成建站之前的勘察工作。
吴艳华指出,再用十年左右的时间,完成设施建设,像建立一个小城镇一样,要有能源系统,要有通信导航系统,要有远程运输系统,要有天地往返系统,还要有地面支持系统,如果远期要有人的话,还要有生命保障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