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德国与中国脱钩,其经济或将受到严重影响

© AFP 2023 / Mark RalstonФлаги Китая и Германии
Флаги Китая и Германии -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1920, 19.10.2022
关注
评论
与中国脱钩将对德国经济造成严重损害。一些德国政客有关对中国经济依赖的立场是在美国的影响下形成的。
德国对待中国必须避免重蹈近年来对俄罗斯所犯的错误。这是德国外长贝尔伯克周二在科尔伯基金会智囊团组织的论坛上讲的一段话。这位外长称德国近年来对俄罗斯的能源依赖是一个错误,并表示德国必须在其对华政策中更加认真地考虑到这一点。
俄罗斯科学院欧洲研究所副所长、德国研究中心主任弗拉季斯拉夫·别洛夫在接受俄罗斯卫星通讯社采访时预测,如果与中国脱钩,德国经济将遭受巨大损失。弗拉季斯拉夫·别洛夫说:

“马上可以给贝尔伯克提出一个关于干涉对外经济领域的严重问题:您将如何打破欧盟、德国、其他欧洲国家和世界第二经济体之间几十年来发展的分工?贝尔伯克谈到了对俄罗斯的依赖模式——它是天然气、石油、煤炭。而对中国的依赖不仅仅是原材料。这是一种对现有合作模式的依赖。敦促德国效仿美国,在中期选举前夕,美国决定禁止向中国供应高科技零部件。但如果发生这种情况,那么德国经济的损失将比德国制裁俄罗斯的损失大得多。因此,要么是现实中的贝尔伯克对经济现实和现存困难的认知有问题,要么是有人在向她施压。

贝尔伯克决定重申自己在外交政策中以价值为基础的立场,这很可能与经济和政治规则和法律发生冲突。毕竟德国联合政府对华的官方政策是伙伴关系、竞争关系,而有关中国是价值观方面的竞争对手仅排在第三位。”

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全球治理与区域国别研究院欧洲研究负责人胡春春在接受俄罗斯卫星通讯社采访时指出,德国外长对发展对华关系极为警惕性的态度很可能是在美国的影响下形成的。胡春春专家说:
中国外交部 -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1920, 23.09.2022
中国外交部:希望德国和其他七国集团成员将一个中国原则落到实处

“德国外长的这一观点并非首次出现,无论是去年下半年大选期间,还是在三党联合执政协议里,绿党的观点都体现地比较清晰。包括德国副总理兼经济部长哈贝克也表达了对华政策强硬的态度,并释放出明确的信号。

德国在二战后能够迅速成为世界大型经济体之一,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贸易立国政策。包括冷战时期,德国抛弃意识形态冲突,实实在在通过贸易加深与国际社会的往来,进而上升到政治合作,走出了一条成功的道路。这也为德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赢得国际尊重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自俄乌冲突以来,德国对自己的外交和经贸政策都进行了反思。德国越来越将意识形态和泛化的国家安全概念置于社会经济发展之上,认为经济是价值观抱团的一个附属品。

有法国研究学者曾表示,全球化的两大赢家是中国和德国。这侧面反应了中德发展贸易往来是互利共赢的事情。德国现在将对华贸易的依赖渲染成中国对德国的某种经济胁迫,我认为是德国人的一种臆想,是非常狭隘的思维方式。我个人判断可能是更多的受到了美国话语的影响,而这对于德国的下一步发展,特别是社会经济民生的发展,不一定是利好信息。”

贝尔伯克的言论实际上是与欧盟领导人将于 10 月 20 日至 21 日在布鲁塞尔峰会上举行的关于对华战略讨论相呼应的。显然其目的是支持西方政治精英,后者出于意识形态原因决心与中国脱钩。周一来自 27 个欧盟国家的外长在卢森堡举行会议,讨论欧盟对华政策,但没有通过任何决定或最终文件。
德国经济部:柏林并无计划控制德国在中国的投资 -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1920, 10.09.2022
德国经济部:柏林并无计划控制德国在中国的投资
德国国内也在讨论德中关系的未来。德国外长的上述言论可能是有意为之,给可能在 11 月初访华的总理朔尔茨使绊子。不久前朔尔茨还表示,德国不应将本国经济与包括中国在内的其他国家分开。
西方媒体已经发起了反对德国总理可能访华的运动。例如,周二POLITICO敦促德国和法国领导人对访华保持谨慎态度。文章作者认为,朔尔茨和马克龙安排在 11 月与中国领导人会面,无疑是在玩火。文章指出,他们访华只会疏远德国和法国的民主伙伴,破坏建立抵御来自中国经济威胁的能力的战略,并削弱欧洲的团结。而且这家杂志还向德法领导人“建议”:如果他们去中国,不要带任何企业家。
然而,德国企业将目光投向了广阔的中国市场。根据专家弗拉季斯拉夫·别洛夫提供的数据,今年上半年德国在中国投资了100亿欧元。尽管德国政府不再为本国公司在中国的直接投资提供出口担保,但上述事实毕竟是事实。尽管关于对华经济关系的争论越来越多,但德国汽车巨头大众汽车今天宣布,将投资约 24 亿欧元(合 23 亿美元)用于其 Cariad 子公司与中国人工智能芯片制造商“地平线机器人”公司的合资企业。大众汽车中国区首席执行官拉尔夫·布兰德施泰特表示,此举将成为公司调整和进一步加强在华业务战略的基石。
新闻时间线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