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美国无法用制裁恐吓中国

© REUTERS / Hyungwon Kang/File专家:美国无法用制裁恐吓中国
专家:美国无法用制裁恐吓中国 -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1920, 08.04.2022
关注
美国无法以乌克兰问题为由,通过实施制裁的方式来恐吓中国。与中国一样,印度也成为华盛顿施压的目标,华盛顿希望强迫新德里重新考虑本国对乌克兰事件的态度。
美国在试图迫使中国谴责俄罗斯在乌克兰的行动时,转向使用威胁性的语言。美国副国务卿温迪·谢尔曼(Wendy Sherman)4月6日在众议院外交事务委员会听证会上威胁说,在中国支持俄罗斯的情况下,中国将承担“各种后果”。她说,中国领导人应该从美国及其盟友对俄罗斯领导层、经济和寡头的协调制裁中“吸取正确的教训”。
谢尔曼在听证会开始前还散发了书面声明,指出美国及其盟友已直接向中国表达了对中俄日益增长的战略靠拢的严重关切。
俄罗斯政治学家、国家全球安全研究所所长阿纳托利·斯米尔诺夫(Anatoly Smirnov)在接受卫星通讯社采访时表示,美国指望拿制裁来恐吓中国是徒劳的。
斯米尔诺夫说:“在制裁俄罗斯的问题上,美国已经穷尽了各种一揽子手段来迫使中国在对俄制裁问题上支持他们。现在,他们因中国立场的坚定性和连续性而威胁中国。在此情况下,他们甚至威胁要给中国的一把手们上课。这在外交实践中是不可接受的,谢尔曼不可能不了解这一点。美国在与中国就乌克兰问题进行的辩论中已经筋疲力尽,现在他们正在把‘神经战’强加给中国。令他们非常气愤的还有,在俄罗斯公布在特殊军事行动过程中获得的有关美国在乌克兰布局的军事生物实验室的文件后,中国加大了要求美国澄清情况的力度。这也可以用来解释美国为何对中俄靠拢的关切上升。”
美国白宫 -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1920, 08.04.2022
白宫:美国将与中国就对俄制裁进行沟通,但没有透露沟通渠道
中国南京大学国际关系研究院副教授龚洪烈在接受俄罗斯卫星通讯社采访时指出,美国对华施压使得中国企业与俄罗斯合作的商业风险增加,但这不能改变中国对乌克兰的立场。

龚洪烈说:“因为美方对中国进行的都是一些政治表态,没有非常具体的目标,或者涉及具体的产品或者领域,中方的反应也是对等的,即从政治上进行表态来回应美方的施压。美方一直在炒作对俄罗斯出口限制这个话题,一方面是想向中方施加压力,限制中俄之间的合作范围和规模;另一方面,它试图通过这样一种不断施压的方法最大限度阻止中方可能对俄罗斯的支持。”

中国专家认为:“中方已经非常清楚地表明了中方在乌克兰问题的立场,中方主张劝和促谈,既和俄罗斯维持正常的经贸关系,又向乌克兰提供人道主义援助。中国不会向任何一方提供武器装备。美方试图从经济上全面扼杀俄罗斯的战斗能力,但军用和民用产品之间的界限相对来说不是那么清晰,因此美国不断对中国施压,使中方无法在一些相关的领域向俄方提供一些产品。”

龚洪烈解释说:“美方一直在用威慑的方法使中国的一些企业在一些民用和军用比较模糊的领域倾向于选择放弃与俄罗斯进行贸易。面对美方的高压态势,中国的一些公司会选择规避风险。因为当界限很模糊的时候,有可能今天有些产品不在美国的限制名单,而明天可能就会出现在名单中,这样会给企业带来不必要的损失,所以这种模糊表达会给企业的决策带来影响,限制中俄合作的规模和范围,特别是在一些比较敏感的领域。”

俄外长:俄罗斯赞赏印度对乌克兰问题的客观立场 -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1920, 01.04.2022
俄外长:俄罗斯赞赏印度对乌克兰问题的客观立场
与中国一样,印度也因其在乌克兰问题上的立场而成为美国批评的对象。同样是谢尔曼,在华盛顿印太地区政策听证会上,直接把向印度提供支持与印度应该改变在乌克兰问题上的立场捆绑起来。印度拒绝谴责俄罗斯和加入到西方制裁中,这引起了美国政府的极度愤怒。
白宫国家经济委员会主任布赖恩·迪斯(director of the White House National Economic Council, Brian Deese)4月6日直言不讳地承认,美国官员对印度和中国在乌克兰危机上的反应感到失望。这位美国官员威胁说,如果印度“在战略上更明确地向莫斯科看齐”,那么印度将面临 “重大而长期的”后果。
新闻时间线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