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sputniknews.cn/20211016/1034656332.html
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与中国空间站完成对接
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与中国空间站完成对接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10月16日6时56分,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与空间站组合体完成自主快速交会对接,3名航天员顺利进驻天和核心舱。 2021年10月16日,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2021-10-16T08:46+0800
2021-10-16T08:46+0800
2022-01-26T02:16+0800
中国
科技
航天
载人飞船
https://cdn.sputniknews.cn/img/07e5/0a/10/1034656303_0:160:3073:1888_1920x0_80_0_0_d3c66777ea40d3198e76799167466ab3.jpg
消息称,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入轨后顺利完成入轨状态设置,于北京时间2021年10月16日6时56分,采用“自主快速交会对接”模式成功对接于天和核心舱径向端口,与此前已对接的天舟二号、天舟三号货运飞船一起构成四舱(船)组合体。整个交会对接过程历时约6.5小时。神舟十三号3名航天员顺利进驻天和核心舱。后续,航天员乘组将按计划开展相关工作。北京时间2021年10月16日0时23分,搭载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三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按照预定时间精准点火发射,约582秒后,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顺利将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3名航天员送入太空,飞行乘组状态良好,发射取得圆满成功。3名航天员进驻空间站后,将分别开启天舟二号和天舟三号货运飞船舱门,进一步开展再生生保、在轨维修等技术验证和应用,转移物资和废弃物,视情进行出舱活动。驻留期间,还将择机利用天舟二号进行机械臂转位验证试验。航天员驻留180天后返回地面,任务结束后全系统完成评估,转入空间站建造阶段。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将实现多个首次,即首次与三舱组合体自主快速径向交会对接,首次长期在轨停靠6个月,实现4个载人航天器形成组合体长期在轨飞行,首次具备天地结合多重保证的应急救援能力。
https://sputniknews.cn/20211016/1034655894.html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feedback.cn@sputniknews.com
+74956456601
MIA „Rossiya Segodnya“
2021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feedback.cn@sputniknews.com
+74956456601
MIA „Rossiya Segodnya“
新闻
cn_CN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feedback.cn@sputniknews.com
+74956456601
MIA „Rossiya Segodnya“
https://cdn.sputniknews.cn/img/07e5/0a/10/1034656303_170:0:2901:2048_1920x0_80_0_0_7b9598a6d09b0a9efc6fbe316d3a2575.jpg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feedback.cn@sputniknews.com
+74956456601
MIA „Rossiya Segodnya“
中国, 科技, 航天, 载人飞船
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与中国空间站完成对接
2021年10月16日, 08:46 (更新: 2022年1月26日, 02:16)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10月16日6时56分,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与空间站组合体完成自主快速交会对接,3名航天员顺利进驻天和核心舱。
消息称,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入轨后顺利完成入轨状态设置,于北京时间2021年10月16日6时56分,采用“自主快速交会对接”模式成功对接于天和核心舱径向端口,与此前已对接的天舟二号、天舟三号货运飞船一起构成四舱(船)组合体。
整个交会对接过程历时约6.5小时。神舟十三号3名航天员顺利进驻天和核心舱。后续,航天员乘组将按计划开展相关工作。
北京时间2021年10月16日0时23分,搭载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三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按照预定时间精准点火发射,约582秒后,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顺利将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3名航天员送入太空,飞行乘组状态良好,发射取得圆满成功。
3名航天员进驻空间站后,将分别开启天舟二号和天舟三号货运飞船舱门,进一步开展再生生保、在轨维修等技术验证和应用,转移物资和废弃物,视情进行出舱活动。驻留期间,还将择机利用天舟二号进行机械臂转位验证试验。航天员驻留180天后返回地面,任务结束后全系统完成评估,转入空间站建造阶段。
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将实现多个首次,即首次与三舱组合体自主快速径向交会对接,首次长期在轨停靠6个月,实现4个载人航天器形成组合体长期在轨飞行,首次具备天地结合多重保证的应急救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