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ID-19大流行:初步总结与教训

© Sputnik / Anna RatkogloУхань , бывший ковидный госпиталь стал выставочным центром
Ухань , бывший ковидный госпиталь стал выставочным центром -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1920, 29.05.2021
关注
在日内瓦举行的第74届世界卫生大会讨论的问题有,抗击COVID-19大流行的经验和教训,构建更为安全与公平的世界。对很多人来说,大流行给人类带来的教训是出乎意外的。

新冠疫情是这样开始的

      2019年年末,中国政府宣布,湖北武汉市爆发原因不明的肺炎。专家们初步鉴定,新型冠状病毒是病原体。2020年3月11日,世卫组织宣布COVID-19大流行。此前,新型传染病已经感染了114个国家的11.8万人。

你好,俄罗斯 -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1920, 28.05.2021
«你好,俄罗斯»节目:全世界都在抗击新冠病毒

      2020年1月31日,俄罗斯发现首个病例,分别在后贝加尔边疆区和秋明州,均是中国公民。俄公民首位感染者是3月2日从意大利返回的莫斯科人。3月中旬,大流行开始。3月30日,边界全部关闭。4月初,普京总统宣布实施非工作日制度,一直持续到5月11日。建议公民居家,仅在购买必须品时才可出门。服务业和非食品店都停业了,自愿者为老年人送食品。莫斯科的限制最为严格:市政府5月份实施数字通行模式,此项措施在6月份取消。

      俄罗斯卫生医疗体系很快适应了新的形势。比如,大流行前,传染病床位大约仅有5万个,但到2020年7月份,其数量已超出6倍,达28万个。2020年8月,俄罗斯卫生部注册世界首款COVID-19预防疫苗,取命为“卫星-V”。开始时,西方国家对其持怀疑态度,但很快,即使是与莫斯科不睦者,也不得不承认这款效果和安全几乎百分百的俄产疫苗。

中国再次让人惊叹

      尽管今年2月份,世界上接种新冠疫苗的人数已超过感染人数,但人类暂时还未产生集体免疫,疫情还在地球上蔓延。俄罗斯感染新冠的人数已超过500万人,继美国、巴西、印度、法国和土耳其之后,居第六位。在俄罗斯,根据人口比例计算方式,情况看起来要好些:每千人感染人数为34.4,在185个国家中处第二梯队。数十个国家,其中包括美国和欧洲国家,每天患病人数增加数百到数千。在令人不安的背景下,中国的情况看起来要好很多,每天登记的新冠感染病例不超过15-20人,且大多数为输入病例。

© Sputnik / Zhanna Manukyan新冠大流行期间,西藏仅发现一个病例,拉萨街头。
COVID-19大流行:初步总结与教训 -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1920, 29.05.2021
新冠大流行期间,西藏仅发现一个病例,拉萨街头。

      中国是首个遭到诡诈病毒攻击的国家,但也是率先对其实现控制的国家之一。那么中国是如何做到的呢?亲临其境的专家与卫星通讯社做了分享。亚历山大·谢苗诺夫,著名的病毒学家,叶卡捷琳堡市病毒感染研究所所长。他受俄罗斯消费者权益监督局和世卫组织委托,两次前往中国,研究冠状病毒产生与扩散问题。谢苗诺夫对中国的成功有自己的看法。

© 照片 : Alexander Semenov叶卡捷琳堡市病毒感染科研所所长亚历山大•谢苗诺夫
COVID-19大流行:初步总结与教训 -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1920, 29.05.2021
叶卡捷琳堡市病毒感染科研所所长亚历山大•谢苗诺夫

      他说:

“一方面,国家和社会之间相互高度协调,社会对政府非常信任,公民坚决执行政府的指令。另一方面,是人与人之间的互助。中国在2-3天时间里组织起自愿者团队,对老年人和无助者提供实际帮助。物业部门工作效率高,所有公共场合入口处,都设有非接触体温检测。大流行期间,及时且没有恐慌地通知公民有关疫情情况和政府机构所采取的措施。可以看出,中国已从2003年的非典爆发中汲取了教训,当时,政府没能及时对外公布疫情信息。但有关COVID-19则恰恰相反,卫生医疗部门对世界采取公开的态度,因此,很多国家对疫情应对都做好了准备。”
“除社会和国家在共同灾祸面前坚如磐石这个社会因素外,数字技术在中国战胜新冠疫情方面起到关键性的作用。大流行高峰时,在疫情严重地区,机器人和无人机取代了医务人员。它们对人体进行扫描,侦测是否有患病征兆,为医院送去食品和药品,用消毒剂对物体表面进行处理。通过手机软件进行跟踪,确定是否有感染。其结果是,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2020年3月25日,也就是大流行开始后不到3个月,中国取消了全国隔离制。我觉得,中国在此3个月内,实现了向数字未来的巨大跨越。很多国家,对这种成就只能去幻想。”

全世界在应对冠状病毒

      抗击新冠疫情,为中俄科技合作填写新的内容。据俄罗斯科学院通讯院士、俄消费者权益监督局中央流行病学科研所副所长亚历山大·格列洛夫向卫星通讯社介绍,俄罗斯出现首个病例前,双方在此方向已在合作。

© Sputnik / Nina Zotina俄罗斯科学院通讯院士亚历山大•格列洛夫
COVID-19大流行:初步总结与教训 -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1920, 29.05.2021
俄罗斯科学院通讯院士亚历山大•格列洛夫

      他说:

“早在去年1月10日,中国医务部门已发布新病毒完整基因组。以此数据为基础,俄罗斯研制出检测盒,确定人体内是否有病毒。2月13日,该检测盒在中国患者身上做了测试,获得了合格证书。对我们来说,这点异常重要,因为当时俄罗斯还没有新冠患者,首个病例是在3月2日发现的。借助于中国患者的生物材料,我们有了在大流行进入俄罗斯之前做好应对准备的可能。”

      亚历山大·格列洛夫指出,初步接触后,开始相互供应医疗用品、设备、个人保护用品,测试疫苗,研究病毒变异和制定免疫战略。 

      他说:

“目前,已有67个国家注册了俄罗斯的‘卫星-V’疫苗。这意味着,世界超过30亿人口有机会获得高质量的、廉价的应对新冠病毒的手段。对不富裕的发展中国家来说,可接受的价格问题极为重要,因此,‘卫星-V’疫苗广受欢迎。再有,俄罗斯不仅销售新疫苗,而且还向购买国家转让生产技术。”

      大流行不会在明天终结。不排除,新的更为可怕的病毒在窥视着人类。任何一个、甚至是实力最为雄厚和富裕的国家也无法单独应对。COVID-19大流行在此方面既是明证。

新闻时间线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