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2020年投资下降的原因容易解释得多。清华大学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卞永祖认为,由于COVID-19大流行以及油价下跌,许多国家的商务活动有所减少,这自然也反映在了“一带一路”倡议的项目中。
卞永祖专家说:“去年在疫情的冲击之下,国际间人员的往来、商务活动以及一些项目都暂时受到了很大的影响,这也导致中国对BRI国家的投资贸易有所下降。同时我们可以看到去年油价大幅下跌,使得中国与中东地区一些石油国家之间的经贸或者投资活动的总价值也在减少。另外,投资下降的国家中很多都是发展中国家。他们的全球化程度相对较低,并且由于疫情经贸活动以及对外界的需求都在减少。可以说这些都是导致‘一带一路’倡议下经贸投资活动有所下滑的主要原因。”
然而,对于许多发展中国家来说,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性并没有降低。非洲国家(其中许多国家已加入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和亚洲一些国家的基础设施仍然严重短缺,这是其经济进一步发展的主要障碍。例如,截至2018年只有40%的非洲人有电,只给33%的人通了路。非洲仅有5%的农业土地得到灌溉。卞永祖专家相信,中国会继续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基础设施进行投资。
卞永祖专家说:“我不这么认为。当前‘一带一路’倡议已经获得了全球非常多国家和国际组织的认可,也是中国在这方面为世界做出的巨大贡献。尤其是对不发达国家来说,中国相当于承担了更多的义务来带动他们发展。今后中国无疑会继续在‘一带一路’框架下加大投资力度,并且与BRI国家之间的关系也会越来越紧密。去年出现问题主要还是因为受疫情的冲击,随着疫情的逐步缓和,中国与BRI国家的合作很快就会恢复正常。”
另一方面,中国“一带一路”倡议毕竟具有全球性,因此中国将不得不适应客观经济现实。由COVID-19大流行引起的危机已严重影响到大多数国家的经济——不仅是发展中国家,而且还有发达国家。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预测,到2022年即使中国和美国的经济也将低于危机前的水平,但幅度不超过1.5%。发展中国家将比其他国家遭受更大的创伤——一年后其经济仍将比危机前减少8%。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研究中心报告的作者认为,对大型能源项目的需求将随着电力需求的减少而减少。但在有需求和有投资需求的地方,中国正在增加资本投资。例如,对越南投资比2020年增长200%。尽管爆发了新冠疫情,但与2019年相比,波兰、保加利亚、塞尔维亚、津巴布韦、赞比亚、智利和泰国在“一带一路”项目上吸引了更多的投资。
报告作者指出,所有“一带一路”项目中的绝大多数(80%)都集中在运输和能源领域。不过报告同时指出,中国将改善投资质量,包括在“一带一路”框架内加大对绿色能源的投资规模。首先,对可再生能源的投资没有太大风险——风力和太阳能发电厂的建设项目没有燃煤热电联产电厂那样大的规模,这意味着更容易控制风险及确保投资收益。此外,中国也借此履行了负责任的全球环境保护者的职责——这与北京许下的到2060年实现碳中和的承诺完全一致。2020年中国已经朝着“一带一路”倡议中的绿色项目迈出了第一步:绿色能源投资首次占中国能源投资的一半以上,为57%。
2013年中国启动了一项全球性投资计划“一带一路”,涉及贸易、投资合作以及古代丝绸之路沿线国家领土上的基础设施建设。后来,这一概念得到扩展,今天“一带一路”覆盖基础设施和经济合作的广大范围,已有100多个国家加入其中。自倡议宣布以来,中国已在全球“一带一路”项目中投资了数千亿美元。目前在“一带一路”框架内正在实施3000多个项目,主要是在发展中国家建设基础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