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分析多起冷链食品检测呈阳性事件对进口规模及世界市场的可能影响

© AP Photo / Wang ShenДезинфекция от коронавируса в Китае
Дезинфекция от коронавируса в Китае -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关注
中国多地近日排查出进口冷链食品核酸检测呈阳性,冷链成为当前中国防控新冠肺炎疫情输入风险的关键点。中国专家在接受俄罗斯卫星通讯社采访时分析此类事件可能对中国冷链食品进口规模和世界市场产生的影响及应采取的防控措施。
Сардина -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华媒:青岛冷链食品外包装分离出新冠活病毒,感染风险人群主要为冷链物品从业人员
进口冷链食品上的新冠病毒从何而来

近一周时间内中国已相继有山东、西安、厦门等数十个省市在进口冷链食品中排查出新冠病毒阳性。西安1批次阿根廷进口冻肉检测呈阳性;厦门市1批次法国进口猪肉检测呈阳性;从印度进口1批冻墨鱼3个外包装检出新冠阳性;此外,山东方面通报,由福州市马尾区一冷库运装发往山东省临沂市的一批马来西亚进口带鱼表面检测出新冠肺炎病毒核酸样本阳性。

Медицинский персонал в больнице в Ухане.  -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天津新增1例无症状患者,为海联冷库相关人员

上海交通大学农业与生物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施春雷教授在接受俄罗斯卫星通讯社采访中说,很可能是来自于操作工人的交叉感染,而新冠病毒恰好具有较好的低温耐受能力。

她具体说明:“从外包装检测到病毒的,主要来源于交叉污染,包括操作工人、加工器具等;从冻肉肉品中检测到病毒的,可能是动物本身携带病毒,也有可能来自于操作工人的交叉污染。”

据央视新闻网报道,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吴尊友分析称,近段时间会密集出现冷链食品检测呈阳性的事件主要有以下三方面原因:第一,因为境外全球新冠疫情变得更加严峻,单日全球报告病例数超过了50万例,这使得新冠病毒污染机会增大。第二,随着北半球冬季到来,温度降低,使得病毒存活时间更长。第三,各地加强了对冷链产品的检测监测工作,使得被污染的物品能及时被发现出来。

  • 冷链食品检测呈阳性的事件会带来哪些影响?

关于中国是否会缩减冷链食品的进口规模,接受卫星社采访的专家持两种不同的观点。

浙江旅游职业学院饮食文化研究所所长、教授何宏认为,目前来看,中国总体的进口冷链食品并不会大规模减少。

他表示,“首先,这其中有国际贸易的需要。再者,可以通过加强检测工作(来增强安全性),不能‘因噎废食’。就跟我们现在飞机的机制是一样的,如果一个航班里面出现(新冠肺炎感染病例)人数增多以后,我们会有熔断机制。但是对有着很好的食品安全性的国家,我觉得不应该减少进口规模,而且这也是可防可控的,我们只要加强对它的检验就可以。”

而上海交通大学农业与生物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施春雷教授则认为,短期内,进口海鲜和进口肉类的规模肯定会缩减。

她说:“首先,毕竟国内消费者受相关新闻报道的影响会有恐慌情绪,对进口食材比较排斥。再者,目前这种态势下,为了保证食品安全,势必要求加大海关检验检疫的力度,甚至做到进口肉品和海产品批批检、次次检,这对海关检验检疫人员的工作是一个极大的挑战,会大大影响进口产品通关速度,也倒逼进口海鲜和肉类规模缩减。”

施春雷教授还指出,如果中国缩减冷链食品的进口规模,一方面出口转内销的频率会大大增加,会导致主要出口国的肉类或海产品滞销;另一方面,依赖进口的国家出现海产品或肉类短缺,价格飞涨。长此以往,会影响到全球海产品和肉类生产加工的总体格局。

  • 中国应采取哪些措施严控冷链输入风险?

中国海关总署进出口食品安全局局长毕克新在12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介绍,到目前已经与有冷链食品输华贸易的全部109个国家的主管部门进行了沟通和磋商;累计抽查50个国家140家进口冷链食品生产企业,对查出问题的22家企业采取了暂停或撤销其注册资格等措施。暂停出现员工聚集性感染企业的产品输华,截至11日24时,对发生员工感染新冠肺炎的20个国家99家生产企业采取暂停产品进口的措施。

专家施春雷指出:“第一,可以通过加派检验检疫人手,延长检验检疫人员工作时长。第二,大范围引入第三方检验机构,提高其检验结果的法律效力。第三,需要加快新冠病毒快速、准确、高通量检测产品的研发速度。如果新冠疫苗能够尽快普及的话,或许能一定程度上解决以上问题。”

而专家何宏认为,出口冷链产品的国家应在出口时就进行相关的检验检疫。而中国国内可以通过对重点国家进行监测,加大抽查力度来从一定程度解决这一问题。

新闻时间线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