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一飞指出,中国应该继续提高经济开放度,加强在国际金融体系中的参与度。数字化转向有助于各个商业领域更好一体化,但也将提高潜在风险,所以需要制定现代全面的金融体系稳定管控机制。他强调,中国已经从一个“网络大国”变成“网络强国”,因此优先方向应该是提高金融网络安全。在国际局势不稳定的条件下,不断涌现的新科技带来了某种风险。范一飞举出中美科技对峙为例来说明问题。他认为,中美科技对峙为中国金融网络安全带来风险。必须及时排查非理性使用新科技,认真对待数据资源安全保护问题,并把重点放在发展科技管理上。
中国官员含糊其辞的提法背后隐藏的完全可能是与近来所发生大事有关的现实担忧。美国总统所发动的旨在降低美国贸易逆差的中美贸易战逐渐转到了科技和金融层面。美国对中国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实施制裁,而“抖音”(TikTok)和“微信”(WeChat)在美国的命运仍像过去一样不明朗。不久前美国彭博新闻社报道,特朗普政府考虑制裁中国移动支付服务“支付宝”(Alipay )和“微信支付”(WeChatPay)的可能性,目前尚不清楚具体的制裁机制。但如果美国采取最极端的措施——把中国支付体系列入“特别指定国民和被封锁人员清单”(SDN)——这将对通过“支付宝”(Alipay )和“微信支付”进行的美元结算造成极大问题。
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研究员陈凤英(Chen Feng’ying)告诉俄罗斯卫星通讯社与广播电台记者,中国最开始就应该认真对待金融安全问题,发展技术独立。
她说:“从金融角度来看,每个国家从一开始就应该注意安全性问题,保持技术的独立性,因为这原则上属于国家安全的范畴。因此我认为中国在金融领域也应该掌握独立的科技开发,这是毫无疑问的。而且与华为手机等技术不同,我们在金融技术方面对国际的依赖度并不高。另外,大众技术实际上是全球化的,技术独立主要体现在核心和关键领域。包括我们也一直强调关键核心技术,因为这些技术基本是买不来的,即使是同盟也成问题,像欧洲和美国之间也不 可能完全一致,这是很现实的问题。所以我认为关键核心技术还是需要掌握在一个国家自己的手里。”
目前中国在数字货币测试和逐步流通方面比其它任何国家都走的更远。中国深圳市政府不久前宣布面向在深个人发放1000万元数字人民币红包(每个红包金额为200元)。这笔资金可以在与数字货币项目合作的商店中消费。这是中国央行数字货币进入全面流通道路上的又一个步骤。据预计,在北京2022年冬奥会期间将开展更大规模的数字人民币测试。如果数字人民币将进入全面流通,这将是世界金融科技中的新成就,将为中国提供独立于当前世界金融体系机制之外的可能性。当前世界金融体系机制常常被西方国家控制,为他们的政治利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