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印两国学者分别来自于北京化工大学和印度粉末冶金与新材料国际研究中心。俄罗斯参加研究工作的是萨马拉科罗廖夫院士国家研究型大学和莫斯科的专家们。
据萨马拉科罗廖夫院士国家研究型大学物理化学与色谱学系项目负责人安哲拉·布拉诺娃介绍:“目前,此类电源用于飞机、航天仪器和工业生产中。效率高,生态效果好,因为其中使用的是白金。这种金属是最好的催化剂,可恢复氧气。我们的想法在于,在2-4纳米细孔材料上制造催化剂载体。合成过程中,这些化合物中将掺入可改善催化性能的廉价元素,例如氮、镧、镝和铽。”
研究项目为3年期,在金砖国家框架下,由俄罗斯基础研究基金拨出课题费,每年是500万卢布。
中国科学家负责理论计算,进行一系列实验并为燃料电池制造阴离子交换膜。俄罗斯专家组将专注于开发高性能非铂催化剂并测试其性能。
在25年多时间里,萨马拉科罗廖夫院士国家研究型大学一直与中国的科研和教育机构发展合作。
在此期间,这所大学与中国10所高校签署了科教领域合作协议。其中包括:北京理工大学、北海大学、西北工大、哈工大、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和安徽大学等等。
萨马拉大学新闻处在接受采访时指出:“在萨马拉大学,每年都有中国大学生和进修生通过网络教学项目和双学历项目学习。他们可在航空制造、飞行器发动机和航天设备结构方面获得教育。”
在进修和国际夏季学校框架下,萨马拉大学每年都有大学生和教师交换项目。
2014年,萨马拉国立航空航天大学被列入中国承认学历高校之中。
在萨马拉大学,与西部工大和北京航天工程学院联合创立了两家实验室:“航天链锁系统”和“航天研究方法及手段”。
此外,应中国科研和工业机构之需,萨马拉大学正完成材料学、金属磁脉冲加工和航天技术与工艺研究任务。
2020年和2021年是中俄科技合作年。8月26日,中国国务院副总理孙春兰在中俄科技创新年开幕式上表示, “中俄科技创新年计划实施活动已超过1000项。”
萨马拉大学与中国高校的多年合作表明,中俄科技合作潜力巨大。